这是一位居住在以色列海法的网友收集的一部分照片,这位网名叫humus的网友用俄文写他的博客Livejournal,因此可能是从俄罗斯移居到以色列的犹太人,生于1965年。他喜欢收集老照片,不仅有大量关于俄国及苏联的老照片,还收集了一部分有关中国的老照片。这一辑就是他收集的有关中国辛亥革命后的老照片,“军阀时代的中国,1911-1925年,第一辑”。据原博客介绍本集照片共分四辑。容我慢慢翻译成中文,介绍给读者。
译注:因为不知道这些照片的出处,估计有一部分照片来自于欧洲或美国的收藏。原文上的注释经俄文翻译成英文再转译成中文后肯定有些偏差,如果读者发现有错误的地方,敬请指出为盼。根据照片的内容进行了资料的核对和搜索。补充资料以蓝色给出。红色的为注解。
1911年,辛亥革命的起义军截获了装有清军军火的列车。
是年中国南方各省起义反对清政府,次年起义军在南京成立临时政府,孙中山先生就任临时大总统。此时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依然在军事上占有优势,北方各省新军就成为新的军阀,形成了军阀割据的状态。军队按照省籍贯,军官所毕业军校划分为势力集团。
清末民初思想家陈焕章,新儒教的倡导者。
译注:这张照片是陈焕章送给戴闻达的,估计应出于收藏戴闻达文献资料的地方。
陈焕章(1880年-1933年),字重远,广东高要人,清末民初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孔教”徒。15岁入广州万木草堂,师从康有为。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乡试中举。光绪三十年(1904年),联捷甲辰恩科进士。1905年赴美留学。1911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12年(民国元年)归国,模仿基督教建制在上海创“孔教会”,任总干事。康有为任会长。1913年被聘为袁世凯总统府顾问,入京,与严复、梁启超等联名致书参众两院,请定孔教为国教。1915年反对袁世凯称帝,离京返乡。1930年在香港设“孔教学院”,自任院长。主要著作有:《孔门理财学》、《孔教论》等。
戴闻达(J. J. L. Duyvendak,1889 -1954,也有译为“戴文达”的),荷兰汉学家。1912年来华在荷兰使馆任翻译工作,1918年回国后任莱登大学汉学研究所会员、教授。著译有《商君书》(The Book of Lord Shang,1928),《马欢重考》(Ma Huan,Reexamined,1933),《1794—1795年荷兰赴华使节记》(The Last Dutch Embassy to Chinese Court,1794—95,1938),《中国发现非洲》(China's Discovery of Africa,1947),《道德经》(Tao to king,Le Livre de la voie et de la vertu,1953)等书。
孙中山,为了中国的统一,孙中山放弃了就任大总统的机会,让袁世凯任总统。至此原来清帝国领土范围内的各个地方从名义上统一成一体,定都在北京。
袁世凯。中华民国总统(1912-1916年)。
南方各省的起义军反对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方军阀的权利日益扩张,然而北洋军阀的势力依然强盛。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他要成为中华帝国的皇帝,南方各省政府极力反对称帝。此时,大部分北洋军阀开始抛弃袁世凯,最后袁世凯在一片唾骂声中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留下的是一个南北割据,军阀混战的新中国。由于袁的去世,北洋军阀分裂为皖系、直系、奉系三大派系。皖系的段祺瑞在日本支持下,控制皖、浙、闽、鲁、陕等省;直系的冯国璋在英美的支持下,控制长江中下游的苏、赣、鄂及直隶等省;奉系的张作霖以日本为靠山,占踞东北三省。另外,山西的晋系军阀阎锡山,徐州一带张勋的定武军,西南的滇系军阀唐继尧和桂系军阀陆荣廷等,都在外国列强操纵下,尔吞我并,争斗不已。
1916年五位来自欧洲的士兵在北京附近的一个宝塔下合影。
张勋的秘书唐宗源赠与戴闻达的照片,1916年。
译注:唐宗源的资料很少,只知道光绪年间他曾经担任过彰武县县知事,后任张勋的秘书,张勋复辟失败时,最后身边只留下唐宗源为其奔波。
中国著名政治家和外交家施肇基博士和他的儿子合影,1917年。
施肇基,1936年作为驻美大使访问美国杜克大学。
张勋复辟失败后躲入荷兰大使馆,图为他与他的小儿子在荷兰大使馆里,1917年。
译注:据查张勋有一个儿子叫张梦潮,取张学良四妹怀卿为妻,后因长期患精神病,于九一八以后离婚,长期居住在天津。按照照片里的年纪这个儿子应当比张梦潮小一些。
1917年张勋复辟是街头的“辫子军”与黄包车夫们在通往北京的大路上。
张勋部队到达北京,1917年张勋复辟时街头的“辫子军”及北京的警察。
故宫里卖大碗茶,1917年张勋复辟时。
张勋的辫子军在故宫里扎营,1917年。
1917年7月12日,段祺瑞率领军队包围了在故宫里的5,000名“辫子军”。
1917年7月,张勋复辟时辫子军在紫禁城里停放的大炮。
1917年7月,张勋复辟失败后紫禁城里的兵营以及盛放战死者的棺材。
1917年7月。张勋复辟时期驻扎在东交民巷里的欧洲军队。
1923年孙中山在广州住宅的阳台上看文件。
辛亥革命时期的将领张云山。
译注:张云山(1877~1915)字凤岗。陕西长安人。父母早逝,两兄长外出谋生,他寄居族人家中。稍长帮人劳动糊口。光绪二十一年(1895)陕甘总督兼新疆巡抚陶模为镇压西宁回民起义在陕西募兵,张入伍随军转战甘肃、青海、新疆,积功升任都司。退伍后有反清的倾向,1900年唐常才在南方组织起义,张云山在西北响应,不久失败。1904年再加入陕西常备军,1909年改编成陕西混成旅(即陕西新军),率领新军中一千余名哥老会士兵跟随同盟会举行反清活动。1911年10月21日率部队在西安起义反清,成立秦陇复汉军。1915年由于受到袁世凯派遣的陆建章排挤而气愤病逝。
1912年1月,甘军进攻守卫乾州的起义军。
甘肃,甘军诈降攻城,1912年。这是乾州城(即现在的张掖市)。照片的题词中称“此系甘军中管带罗开福诈降之相,正跪降间发炮一排,被我军还击打死无数”。
译注:查有关文献,这是发生在1912年,清朝甘军在升允的指挥下攻击起义军部队的照片。当时守城的是起义军张云山部队。张云山一方面在乾州收罗残兵败将,严密布防,一面飞书军政府求援军。张凤翙得报后,即亲率马玉贵、胡景翼等劲旅来援,与张云山合兵一处,企图打破甘军的包围,但历经数战,仍未解围。从1912年1月下旬开始,甘军依据北原高地,居高临下,分五层包围乾州,并发动多次进攻。先是架炮轰城,但收效甚微。继而制造云梯数十架,并选拔精壮士兵组成敢死队及扒城队,潜挖地道,地上地下一起进攻,但均被民军一一击退。升允无计可施,竟令管带罗开福到北门外跪地举枪诈降,妄图趁机冲进城内。张云山识破阴谋,痛击罗开福,诈降甘军仓皇逃出。
原稿上注明为1923年,有误。
升允(1858年-1931年7月23日),姓多罗特氏,字吉甫,号素庵,蒙古镶蓝旗人。历任山西按察使、布政使,陕西布政使、巡抚,江西巡抚,察哈尔都统,陕甘总督等要职。宣统元年,升允曾因上疏反对立宪,以妨碍新政之过失被革职,之后寓居西安满城。武昌起义爆发后,他又重新被启用,任陕西巡抚,总理陕西军事。升允率甘军东进,连下十余城,逼近西安。1912年2月,清帝溥仪退位,甘军得知消息,拒不与革命军作战,升允西退。此后往来于天津、大连、青岛之间,结纳宗社党人,图谋复辟。1931年7月23日病逝于天津租界,逊帝溥仪赠谥曰文忠。
徐特立先生的血书,1907年。“请开国会,断指送行”,题记为“善化徐懋生名特立十月二十六日九时在湖南修业学校断指瀝书此八字为情愿人送行”。
译注:以上血书事件是指:1907年发生清政府向外国屈辱妥协的教案时,徐特立在学校作时事报告,讲到激愤之处,热泪如倾,竟拿菜刀把自己的左手小指砍掉,蘸着血写了抗议书,写完当场晕倒。这一“抽刀断指”的举动,顿时蜚声全省,徐特立也被当时有进步思想者誉为最有血性的激进人物。如果这不仅仅是张照片,还有原稿流落在国外的话,倒是很有意义的。原稿的编辑不知事件发生的年代,把它列入辛亥革命之后。
译注:徐特立,原名懋恂,字师陶,湖南善化县四都江背镇人(今长沙县江背镇)。这里名字写作“懋生”,如果这是徐特立的亲笔题记,则“懋生”是“懋恂”的另一种写法。
战场上政府军使用现代化的75mm克虏伯榴弹炮。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来自于北京Nan-Chiang火车站的政府军。
第二次直奉战争,天津城里的士兵,1924年。
从乡下逃到天津城里的难民,1924年。
1924年镇威军的公告,由李景林、张宗昌、张学良、韩麟春及諸玉璞联合签署。
译注:1924年奉军编成镇威军共六个军,在第二次直奉战争中战胜直系军阀。
1925年12月份,直隶省天津附近,冯玉祥部队的运输辎重队。
1925年,冯玉祥部队在天津市内构筑的街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