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咨询:18992849520
  • 咨询:18992849520
  • 100年前的杭州风景

    1917年,美国社会学家西德尼·戴维德·甘博来到杭州,用镜头记录了那时的杭州风景。


    杭州城历史悠久,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都城。吴越国最后一任国王钱弘俶崇信佛教,在杭州建造了三座著名的佛塔,分别为雷峰塔、六和塔和保俶塔。雷峰塔建于公元975年,为钱弘俶为庆祝妃子黄氏得子而建,初名皇妃塔。图为1917年,矗立近千年的雷峰塔。

    杭州城历史悠久,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的都城。吴越国最后一任国王钱弘俶崇信佛教,在杭州建造了三座著名的佛塔,分别为雷峰塔、六和塔和保俶塔。雷峰塔建于公元975年,为钱弘俶为庆祝妃子黄氏得子而建,初名皇妃塔。图为1917年,矗立近千年的雷峰塔。


    “雷峰夕照”为“西湖十景”之一。同时,雷峰塔即传说中镇压白素贞处。1924年,雷峰塔倒塌,今天的雷峰塔于2002年在原址重建。雷峰塔下的净慈寺亦是钱弘俶时期所建,始建于954年。寺内有西湖十景之一“南屏晚钟”,图中为南屏晚钟碑亭。

    “雷峰夕照”为“西湖十景”之一。同时,雷峰塔即传说中镇压白素贞处。1924年,雷峰塔倒塌,今天的雷峰塔于2002年在原址重建。雷峰塔下的净慈寺亦是钱弘俶时期所建,始建于954年。寺内有西湖十景之一“南屏晚钟”,图中为南屏晚钟碑亭。


    钱塘江边六和塔。六和塔位于西湖之南,始建于公元970年,吴越王为镇住钱塘江潮水,派僧人智元禅师建造了六和塔。“六和”取佛教“六和敬”之义。清乾隆帝曾为六和塔每层题字,分别为:初地坚固,二谛俱融、三明净域、四天宝纲、五云覆盖、六鳖负载、七宝庄严。

    钱塘江边六和塔。六和塔位于西湖之南,始建于公元970年,吴越王为镇住钱塘江潮水,派僧人智元禅师建造了六和塔。“六和”取佛教“六和敬”之义。清乾隆帝曾为六和塔每层题字,分别为:初地坚固,二谛俱融、三明净域、四天宝纲、五云覆盖、六鳖负载、七宝庄严。


    保俶塔位于西湖以北宝石山上,据载始建于五代后周年间,又因其名故,民间流传有吴越王钱弘俶入汴觐宋、造塔还愿的传说。保俶塔历经多次修建,图中保俶塔为明万历七年(1579年)重修而成,共七层,可登临。今日现存的实心塔为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按照古塔原样修葺而成。

    保俶塔位于西湖以北宝石山上,据载始建于五代后周年间,又因其名故,民间流传有吴越王钱弘俶入汴觐宋、造塔还愿的传说。保俶塔历经多次修建,图中保俶塔为明万历七年(1579年)重修而成,共七层,可登临。今日现存的实心塔为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按照古塔原样修葺而成。


    宝石山岩体中有许多闪闪发亮的红色小石,当朝阳或落日洒沐之时,分外耀目,仿佛数不清的宝石在熠熠生辉。宝石山因此而得名,新西湖十景之一"宝石流霞"的出处就在于此。其西侧的葛岭以东晋名道葛洪在此炼丹而得名。图为远眺葛岭与西湖。

    宝石山岩体中有许多闪闪发亮的红色小石,当朝阳或落日洒沐之时,分外耀目,仿佛数不清的宝石在熠熠生辉。宝石山因此而得名,新西湖十景之一"宝石流霞"的出处就在于此。其西侧的葛岭以东晋名道葛洪在此炼丹而得名。图为远眺葛岭与西湖。


    图为自葛岭远眺杭州城。湖上长堤即是白堤,近处建筑群为著名的新新饭店。新新饭店由西式建筑群何庄改建而成,宋庆龄、蒋经国、鲁迅、胡适、芥川龙之介、美国哲学家杜威等名人都曾在此下榻。

    图为自葛岭远眺杭州城。湖上长堤即是白堤,近处建筑群为著名的新新饭店。新新饭店由西式建筑群何庄改建而成,宋庆龄、蒋经国、鲁迅、胡适、芥川龙之介、美国哲学家杜威等名人都曾在此下榻。


    杭州十大古城门之一的清波门。清波门在五代吴越时为水门,位于杭州城西南侧,濒湖之东南。清波门一带古迹众多,历史上曾是文人墨客寓居之地,又因门通南山,市民需用薪柴多从此门运入,故有“清波门外柴担儿”之民谣。现清波门已被拆除,仅留地名。

    杭州十大古城门之一的清波门。清波门在五代吴越时为水门,位于杭州城西南侧,濒湖之东南。清波门一带古迹众多,历史上曾是文人墨客寓居之地,又因门通南山,市民需用薪柴多从此门运入,故有“清波门外柴担儿”之民谣。现清波门已被拆除,仅留地名。


    文澜阁牌坊和圣因寺。文澜阁位于杭州西湖孤山南麓,浙江省博物馆内。初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由杭州圣因寺后的玉兰堂改建而成,是清代为珍藏《四库全书》而建的七大藏书阁之一,也是江南三阁中唯一幸存的一阁。现存建筑系光绪六年(1880年)重建。

    文澜阁牌坊和圣因寺。文澜阁位于杭州西湖孤山南麓,浙江省博物馆内。初建于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由杭州圣因寺后的玉兰堂改建而成,是清代为珍藏《四库全书》而建的七大藏书阁之一,也是江南三阁中唯一幸存的一阁。现存建筑系光绪六年(1880年)重建。


    透过西泠桥桥洞看保俶塔。西泠桥位于栖霞岭麓与孤山之间,是一座古色古香的环洞石拱桥,又名“西林桥”。西泠桥建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但最迟在南宋即见诸史料。西泠桥周边有苏小小墓、武松墓等景点。图中的西泠桥于1914年经历了一次大修,留下我们今天见到的主体部分。

    透过西泠桥桥洞看保俶塔。西泠桥位于栖霞岭麓与孤山之间,是一座古色古香的环洞石拱桥,又名“西林桥”。西泠桥建于何时已无从考证,但最迟在南宋即见诸史料。西泠桥周边有苏小小墓、武松墓等景点。图中的西泠桥于1914年经历了一次大修,留下我们今天见到的主体部分。


    西湖曲院的玉带桥。此桥建于清代,位于苏堤东浦桥南侧,为岳湖与西里湖的分界。玉带桥是一座三跨石级桥,同时也是西湖上唯一一座有廊亭的汉白玉拱桥,有景“玉带晴虹”。晚清逐渐荒芜,桥上廊亭亦坍圮,故图中的玉带桥上没有廊亭。1983年,玉带桥重建,修复了桥上廊亭。

    西湖曲院的玉带桥。此桥建于清代,位于苏堤东浦桥南侧,为岳湖与西里湖的分界。玉带桥是一座三跨石级桥,同时也是西湖上唯一一座有廊亭的汉白玉拱桥,有景“玉带晴虹”。晚清逐渐荒芜,桥上廊亭亦坍圮,故图中的玉带桥上没有廊亭。1983年,玉带桥重建,修复了桥上廊亭。


    岳王庙“碧血丹心”牌坊。岳王墓及岳王庙为纪念南宋抗金名将岳飞而建,位于西湖西北角栖霞岭南麓,始建于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碧血丹心”牌坊建于雍正九年(1731年),神道两侧遍植松柏,颇为肃穆。旧牌坊随岳庙毁于文革,重建于1979年,由赵朴初题字。

    岳王庙“碧血丹心”牌坊。岳王墓及岳王庙为纪念南宋抗金名将岳飞而建,位于西湖西北角栖霞岭南麓,始建于宋嘉定十四年(1221年),“碧血丹心”牌坊建于雍正九年(1731年),神道两侧遍植松柏,颇为肃穆。旧牌坊随岳庙毁于文革,重建于1979年,由赵朴初题字。


    岳王庙内秦桧夫妇跪像。岳庙始建时并无二人跪像,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浙江布政使周木重修岳飞墓,首次铸秦桧夫妇跪像,后每修时,皆重铸秦桧等跪像,至今已历十二次。有诗谓之曰:“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岳王庙内秦桧夫妇跪像。岳庙始建时并无二人跪像,明成化十一年(1475年),浙江布政使周木重修岳飞墓,首次铸秦桧夫妇跪像,后每修时,皆重铸秦桧等跪像,至今已历十二次。有诗谓之曰:“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岳飞墓及石俑石兽。

    岳飞墓及石俑石兽。


    东岳庙内的雷公电母塑像。


    运河上满载木材运往松木场的船只。松木场位于杭州城西北武林门外,自宋以来即为柴场。元明以降,又因浙北香客乘船来杭进香多泊舟于此,故两岸逆旅市肆鳞次栉比,日渐繁华。上世纪初,因河道渐窄而萧条,建国后图中河道即被填平,仅保留松木场河之地名。

    运河上满载木材运往松木场的船只。松木场位于杭州城西北武林门外,自宋以来即为柴场。元明以降,又因浙北香客乘船来杭进香多泊舟于此,故两岸逆旅市肆鳞次栉比,日渐繁华。上世纪初,因河道渐窄而萧条,建国后图中河道即被填平,仅保留松木场河之地名。


    杭州城内运河上的竹排。

    杭州城内运河上的竹排。


    杭州城中的众安桥和河边洗衣服的人。众安桥跨浣纱河两岸,建于北宋年间,南宋时为御街所经,周围勾栏、市肆遍布,为杭州城中热闹非凡之处。民国25年(1936年)政府填河筑路,众安桥遂废,仅存桥栏。1992年庆春路改建时将桥栏拆除,今日仅存地名。


    京杭大运河上的拱宸桥。拱宸桥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今日所存之桥复建于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宸”是指帝王住的地方,“拱”即拱手,两手相合表示敬意。每当帝王南巡,这座高高的拱形石桥,象征对帝王的相迎和敬意,拱宸桥之名由此而来。


    拱宸桥被视作京杭大运河的终点。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杭州被辟为通商口岸,在拱宸桥处建立洋关,至抗战胜利后废除。今日的拱宸桥一侧是近代工业厂房,另一侧是传统民居建筑,它因此成为杭州运河文化的缩影。2014年6月22日,大运河申遗成功,拱宸桥迎来新的生机。

    拱宸桥被视作京杭大运河的终点。1895年《马关条约》签订后,杭州被辟为通商口岸,在拱宸桥处建立洋关,至抗战胜利后废除。今日的拱宸桥一侧是近代工业厂房,另一侧是传统民居建筑,它因此成为杭州运河文化的缩影。2014年6月22日,大运河申遗成功,拱宸桥迎来新的生机。


    杭州运河上的绍兴乌篷船。乌篷船乃绍兴特有的交通工具,旧时,绍兴商贩常乘乌篷船沿浙东运河到杭州,贩卖黄酒等物。由于从绍兴走水路至杭州最近的杭州城门为东南侧的候潮门,故绍兴商贩多聚集于此,有“候潮门外酒坛儿”之说,可见杭州与周边地区商贸往来之密切。


    吴山位于杭州城南,山势绵亘向北伸入市区。吴山左带钱塘江,右揽西湖,为杭州名胜。今于吴山以西辟有吴山广场,为杭州市中心最大广场之一,亦是距离西湖水域最近的城市广场。图为自吴山向北俯瞰杭州城。


    灵隐寺回龙桥、春淙亭。灵隐寺背靠北高峰,面朝飞来峰,始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为“禅宗五山”之首,屡遭兵燹而香火不绝。春淙亭取苏轼诗“灵隐寺前天竺后,两涧春淙一灵鹫”之意而得名,乾隆年间移至回龙桥上。图中旧亭为木结构,今亭重建于1933年。


    图为甘博父亲捐赠修建的之江大学运动场,即位于今日浙江大学之江校区。之江大学是一所教会大学,其前身为1845年创立的崇信义塾,1907年迁至图中校址,即秦望山麓二龙头。之江大学各院系于1952年高校院系调整中被拆分入浙大等校,遂告解散。


    包公祠的虎头铡。普照寺,初名“包公祠”,位于临安中天目之蛮岭,建于北宋,最初以奉祀包拯而闻名。清咸丰十年(1860年)毁于战火。同治十二年(1873年)复建,并改名为“普照禅寺”。建国后成为仓库和工厂而荒圮,1998年重建,改名为“普照讲寺”。





    相关链接:
    > 100年前的杭州风景
    > 100年前杭州人的生活
    > 那些到过杭州的大人物
    > 20世纪30年代的杭州
    > 80年代的杭州西湖
    > 1908年浙江杭州
    > 1917年的浙江杭州
    > 137张珍贵1917年至1919年的杭州
    > 民国1948年的杭州
    > 民国老照片,1917年的杭州
    > 80年代的老照片,1981年的杭州
    > 晚清老照片,1911年拍摄的杭州西湖
    > 一组杭州的老照片曝光,一定有你没见过的
    > 90年代的杭州老照片
    > 一组民国时期的杭州老照片,拍摄于1929年
    > 杭州市法国人拍摄100年前的飞来峰佛像(约1910年)
    > 杭州市1943年西湖风景和附近景观,图5歌妓苏小小墓
    > 1945年美国两名飞虎队员镜头下的杭州
    > 20年代初的杭州,图3是倒塌前的雷峰塔
    > 1981年的杭州记忆,外国人镜头下纯净、朴实的生活
    > 民国时代的杭州美景
    > 80年代杭州百姓的市井生活老照片
    > 侵华日军攻陷杭州任意践踏无恶不作
    >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带你看看1919年的杭州老照片
    > 1949年杭州老照片
    > 民国甘博镜头里杭州的孩子:100年前孩子的生活
    > 1949年杭州西湖的珍贵彩色老照片
    > 杭州1911年老照片,西湖十景之首苏堤春晓
    > 二十年代末上海、杭州老照片
    > 三十年代的杭州
    > 外国人拍摄的晚清杭州没想到100多年前的杭州是这样子
    本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QQ:348102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