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咨询:18992849520
  • 咨询:18992849520
  • 殖民地时代的香港

    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鸦片战争以后被英国占领,直到1997年回归中国。而在一位西方记者的笔下:“香港原本并不存在,必须凭空将它创造出来”,并以“借来的地方,靠借来的时间而活”来形容香港。有一点是确信无疑的:香港是中国和英国相遇之地。


    1841年,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军占领香港岛。1842年签署的《南京条约》明确将香港岛“永久”割让给英国。此后,1860年的《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割让;1898年,英国租借新界,租期九十九年,到1997年期满为止。图为1841年1月,英军进犯大角、沙角炮台。

    1841年,在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军占领香港岛。1842年签署的《南京条约》明确将香港岛“永久”割让给英国。此后,1860年的《北京条约》将九龙半岛割让;1898年,英国租借新界,租期九十九年,到1997年期满为止。图为1841年1月,英军进犯大角、沙角炮台。


    首任行政官义律相信香港是英国在华商业、军事和政治运作的完美基地。英国向中国销售鸦片是“英国遍及全球的商贸链的重要一环”。从1845年到1941年,香港政府的财政收入很大部分是来自鸦片贸易。直到1941年,香港才禁止吸鸦片。图为在香港吸食鸦片者。

    首任行政官义律相信香港是英国在华商业、军事和政治运作的完美基地。英国向中国销售鸦片是“英国遍及全球的商贸链的重要一环”。从1845年到1941年,香港政府的财政收入很大部分是来自鸦片贸易。直到1941年,香港才禁止吸鸦片。图为在香港吸食鸦片者。


    香港在清朝时隶属于广东新安县,居民多以种地为生。后来,随着太平天国起义,陆续有富商和难民进入香港。香港从来都是华人为主的城市,但大多数华人地位不高,很多以服侍欧籍人为生。图为华人轿夫抬着殖民者。


    在香港开埠初期,前来此地的华人大都来自低下阶层,如劳工、工匠、娼妓、无业游民和私枭。图为20世纪初香港的华人苦力。


    香港早期的欧籍人分为五类:殖民地官员、商人、专业人士、从事管工或低级职位者、传教士。更早时,香港是欧洲罪犯、逃兵、鲁莽冒险家和投机者的庇护所。香港的欧洲人趾高气扬、对中国文化不感兴趣、鄙视本地华人。他们有自己的娱乐,图为1895年的香港跑马场。

    香港早期的欧籍人分为五类:殖民地官员、商人、专业人士、从事管工或低级职位者、传教士。更早时,香港是欧洲罪犯、逃兵、鲁莽冒险家和投机者的庇护所。香港的欧洲人趾高气扬、对中国文化不感兴趣、鄙视本地华人。他们有自己的娱乐,图为1895年的香港跑马场。


    在二战以前,香港欧籍人和华人几乎是老死不相往来的。政府执行种族隔离政策,最明显的例子是太平山。香港岛上的这个山区,除了为欧籍人当佣人、厨子、家仆和司机的华人外,其他华人一律不准居住。这样的法例直到1946年才撤销。图为殖民地早期香港太平山的建筑。

    在二战以前,香港欧籍人和华人几乎是老死不相往来的。政府执行种族隔离政策,最明显的例子是太平山。香港岛上的这个山区,除了为欧籍人当佣人、厨子、家仆和司机的华人外,其他华人一律不准居住。这样的法例直到1946年才撤销。图为殖民地早期香港太平山的建筑。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华人资产阶级开始崛起,代表华商利益的各种会馆陆续出现,但仍在各方面受到种族歧视。由于英国人在政治上占主宰地位,华人则在经济上举足轻重,香港从一开始就发展为混合型社会。中式商店坐落在以英国皇室成员和官员命运的街道上。图为1895年的皇后大道。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华人资产阶级开始崛起,代表华商利益的各种会馆陆续出现,但仍在各方面受到种族歧视。由于英国人在政治上占主宰地位,华人则在经济上举足轻重,香港从一开始就发展为混合型社会。中式商店坐落在以英国皇室成员和官员命运的街道上。图为1895年的皇后大道。


    香港在辛亥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大量支持革命党人的组织,本地华商也出资支持革命。辛亥革命时期,每天都有大量难民从中国涌入。这个殖民地自太平天国时代起,就是内地逃难百姓的庇护所。到了1914年,香港人口达到50万。图为辛亥革命期间的香港街头。

    香港在辛亥革命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大量支持革命党人的组织,本地华商也出资支持革命。辛亥革命时期,每天都有大量难民从中国涌入。这个殖民地自太平天国时代起,就是内地逃难百姓的庇护所。到了1914年,香港人口达到50万。图为辛亥革命期间的香港街头。


    1920年代是香港政治最动荡的岁月,中国的民族主义革命带来了一个罢工和抵制运动盛行的年代,香港先后发生了海员大罢工和省港大罢工。但对比大陆,香港仍然是稳定的,这也让本地华人对香港产生越来越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殖民地政府也更愿意听取华人意见。图为省港大罢工情景。

    1920年代是香港政治最动荡的岁月,中国的民族主义革命带来了一个罢工和抵制运动盛行的年代,香港先后发生了海员大罢工和省港大罢工。但对比大陆,香港仍然是稳定的,这也让本地华人对香港产生越来越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殖民地政府也更愿意听取华人意见。图为省港大罢工情景。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官员曾几次建议交还香港;香港社会仍然存在种族歧视,各族群继续不相往来。然后,世界迎来了二战。香港起初宣布中立,但却成为大陆难民尤其是文化人的避难所,国共两党都从香港向大陆输送物资。港府也为抗日做了大量准备,然而,香港还是在1941年底沦陷。

    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英国官员曾几次建议交还香港;香港社会仍然存在种族歧视,各族群继续不相往来。然后,世界迎来了二战。香港起初宣布中立,但却成为大陆难民尤其是文化人的避难所,国共两党都从香港向大陆输送物资。港府也为抗日做了大量准备,然而,香港还是在1941年底沦陷。


    从1941年12月8日日军空袭香港到圣诞日香港沦陷,在港英军抵抗了十几天。此后,军人俘虏和英籍平民都被囚禁。华人支持港府作战,但港府却从未想过号召华人保卫香港,英国战争部直到1941年10月才同意接受华人步兵入伍。图为汇丰银行的外籍人被押送离开。


    香港经历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占时期。香港市容越来越带有日本色彩,如“皇后大道”更名为“明治通”。1945年9月16日,中华民国、英国及日本代表于香港总督府联合签署香港的受降文件,正式代表了日本在香港的投降,香港重光。图为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

    香港经历了三年零八个月的日占时期。香港市容越来越带有日本色彩,如“皇后大道”更名为“明治通”。1945年9月16日,中华民国、英国及日本代表于香港总督府联合签署香港的受降文件,正式代表了日本在香港的投降,香港重光。图为日本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


    蒋介石政府本打算在战后收复香港,有些英国官员也认为应在此时交还,但是,蒋介石没有完全取得罗斯福的支持,最后丘吉尔誓死不交还香港。战后,港府依赖华人重建香港,旧有的种族隔阂慢慢消除。图为同盟国在香港中环和平纪念碑前举行胜利纪念仪式,中国国民政府派军队参加。

    蒋介石政府本打算在战后收复香港,有些英国官员也认为应在此时交还,但是,蒋介石没有完全取得罗斯福的支持,最后丘吉尔誓死不交还香港。战后,港府依赖华人重建香港,旧有的种族隔阂慢慢消除。图为同盟国在香港中环和平纪念碑前举行胜利纪念仪式,中国国民政府派军队参加。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10月17日,解放军在推至中港边境就停止了。共产党人向英国人保证他们不会收回香港,香港从此成为中国与世界联系的窗口,是向大陆提供外汇的中心,是输入大陆无法生产的货品的基地。图为1949年,中港边界的双方保卫人员。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10月17日,解放军在推至中港边境就停止了。共产党人向英国人保证他们不会收回香港,香港从此成为中国与世界联系的窗口,是向大陆提供外汇的中心,是输入大陆无法生产的货品的基地。图为1949年,中港边界的双方保卫人员。


    但是,香港政府与新成立的新中国的关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1951年底,香港九龙城东头村大火,几万人失去家园。1952年,来自广州的慰问团在尖沙嘴车站被殖民地警察阻止入境,引发迎接慰问团的香港民众和警察发生暴力冲突,导致一名示威者被射杀,超过100人被捕。

    但是,香港政府与新成立的新中国的关系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1951年底,香港九龙城东头村大火,几万人失去家园。1952年,来自广州的慰问团在尖沙嘴车站被殖民地警察阻止入境,引发迎接慰问团的香港民众和警察发生暴力冲突,导致一名示威者被射杀,超过100人被捕。


    总的来说,香港的生存依赖中国的善意,有赖于它与中国政府尤其是广东省政府保持良好的关系。1963年底,周恩来批示兴建东深供水工程,缓解香港用水困难。图为1953年12月,香港九龙深水木屋区发生大火后,中国人民救济总会、广州分会积极筹款、筹粮,发放给香港同胞。

    总的来说,香港的生存依赖中国的善意,有赖于它与中国政府尤其是广东省政府保持良好的关系。1963年底,周恩来批示兴建东深供水工程,缓解香港用水困难。图为1953年12月,香港九龙深水木屋区发生大火后,中国人民救济总会、广州分会积极筹款、筹粮,发放给香港同胞。


    香港与内地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从1946年代到1950年代中期,约有100万人从内地来到香港;另一个数字是,从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有将近100万名内地居民,由深圳越境逃往香港,史称“大逃港”。图为1949年11月,在边界等待进入香港的内地难民。

    香港与内地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从1946年代到1950年代中期,约有100万人从内地来到香港;另一个数字是,从上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有将近100万名内地居民,由深圳越境逃往香港,史称“大逃港”。图为1949年11月,在边界等待进入香港的内地难民。


    在所谓“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有大批内地人逃港。据宝安县委文件记录,1962年,在宝安县百余里长的公路上,外流群众成群结队,扶老携幼,如“大军南下,来势汹汹”。港府调集了数千名军警驱赶。图为1962年,香港警察将内地难民遣返。

    在所谓“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有大批内地人逃港。据宝安县委文件记录,1962年,在宝安县百余里长的公路上,外流群众成群结队,扶老携幼,如“大军南下,来势汹汹”。港府调集了数千名军警驱赶。图为1962年,香港警察将内地难民遣返。


    许多来自内地的难民居住在山边木屋区,缺水缺电,随时可能发生火灾。1953年,九龙石硖尾发生大火后,香港政府开始推出公屋计划。到了1960年代,超过30%的香港人口住在政府房屋。很多殖民地官员担心提供太多福利,会引发更多难民赴港。

    许多来自内地的难民居住在山边木屋区,缺水缺电,随时可能发生火灾。1953年,九龙石硖尾发生大火后,香港政府开始推出公屋计划。到了1960年代,超过30%的香港人口住在政府房屋。很多殖民地官员担心提供太多福利,会引发更多难民赴港。


    1950年代,为应对逃港潮,港英政府正式成立边境禁区。中港边境封闭令香港华人萌生一种隔离感,香港政府决定在学校加强中国文化教育。1949年后的香港华人通过中国文化科目认识到自己的中国人身份,但这种身份与当代中国无关。图为1950年代的香港小学生。

    1950年代,为应对逃港潮,港英政府正式成立边境禁区。中港边境封闭令香港华人萌生一种隔离感,香港政府决定在学校加强中国文化教育。1949年后的香港华人通过中国文化科目认识到自己的中国人身份,但这种身份与当代中国无关。图为1950年代的香港小学生。


    到了1964年,全港有近50万人住在山边木屋或天台小屋。1966年4月,一个年轻华人为抗议天星小轮加价宣布绝食,第二天遭警察拘捕,引发全港青年骚动,1名青年被杀,1400名青年被捕。天星小轮暴动事件暴露出港人对社会和经济状况不满。图为1962年的天星码头。

    到了1964年,全港有近50万人住在山边木屋或天台小屋。1966年4月,一个年轻华人为抗议天星小轮加价宣布绝食,第二天遭警察拘捕,引发全港青年骚动,1名青年被杀,1400名青年被捕。天星小轮暴动事件暴露出港人对社会和经济状况不满。图为1962年的天星码头。


    1967年暴动被普遍地认为是香港历史上最严重的平民骚乱。暴动最初因劳资纠纷引发,随后逐步升级为工人与警察之间的暴力冲突。后来,本地的左派人士受文革激发,对香港政府进行攻击。暴动历时六个月,超过5000人被捕。图为1967年香港中环,警察与暴动者。

    1967年暴动被普遍地认为是香港历史上最严重的平民骚乱。暴动最初因劳资纠纷引发,随后逐步升级为工人与警察之间的暴力冲突。后来,本地的左派人士受文革激发,对香港政府进行攻击。暴动历时六个月,超过5000人被捕。图为1967年香港中环,警察与暴动者。


    六七暴动后,香港人越来越视自己为一个特殊群体的成员,不同于在中国大陆的同胞;香港政府也开始实行更多的社会福利,并致力于塑造本地身份认同。1974年建立廉政公署是香港政府提升公信力建立身份认同的一项重要举措。图为廉署首任执行处处长彭定国(右)。

    六七暴动后,香港人越来越视自己为一个特殊群体的成员,不同于在中国大陆的同胞;香港政府也开始实行更多的社会福利,并致力于塑造本地身份认同。1974年建立廉政公署是香港政府提升公信力建立身份认同的一项重要举措。图为廉署首任执行处处长彭定国(右)。


    1970年代至1980年代香港经济极速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但香港未来的政治地位却是未知数。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就香港前途问题与邓小平进行会谈。邓小平明确提出香港的“主权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中国将在1997年收回香港。

    1970年代至1980年代香港经济极速发展,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但香港未来的政治地位却是未知数。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就香港前途问题与邓小平进行会谈。邓小平明确提出香港的“主权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中国将在1997年收回香港。


    中英有关香港前途问题的谈判历时两年。中国官方立场是:谈判完全是中英两国之间的事,香港人的声音由中国人代表。1984年12月,中英两国签署《中英联合声明》,香港将成为享有高度自治权的特别行政区。香港人对《联合声明》反应不一,有人移居海外,也有人加入中国国籍。

    中英有关香港前途问题的谈判历时两年。中国官方立场是:谈判完全是中英两国之间的事,香港人的声音由中国人代表。1984年12月,中英两国签署《中英联合声明》,香港将成为享有高度自治权的特别行政区。香港人对《联合声明》反应不一,有人移居海外,也有人加入中国国籍。


    1997年6月30日,香港迎来英国统治的最后一天。香港皇后像广场,驻港英军举行降旗仪式。在英国殖民统治结束时,香港成为了重要的金融中心,拥有世界第七大外汇储备,是世界第三大成衣出口地;香港与英国和中国内地的历史关系,则使香港人自视为一群独特的华人。

    1997年6月30日,香港迎来英国统治的最后一天。香港皇后像广场,驻港英军举行降旗仪式。在英国殖民统治结束时,香港成为了重要的金融中心,拥有世界第七大外汇储备,是世界第三大成衣出口地;香港与英国和中国内地的历史关系,则使香港人自视为一群独特的华人。


    在香港作为殖民地的最后一天,港督府举行降旗仪式的尾声,香港末代总督彭定康接过港英旗帜。那天傍晚,在添马舰告别仪式上,彭定康说:“这座伟大城市的故事,早在今晚之前的岁月已经开始,而今晚之后的成功岁月,也肯定会把这故事延续下去。”

    在香港作为殖民地的最后一天,港督府举行降旗仪式的尾声,香港末代总督彭定康接过港英旗帜。那天傍晚,在添马舰告别仪式上,彭定康说:“这座伟大城市的故事,早在今晚之前的岁月已经开始,而今晚之后的成功岁月,也肯定会把这故事延续下去。”


    1997年7月1日凌晨零时,英国国旗降下,中国国旗升起。英国查尔斯王子向香港人承诺:“我们不会忘记大家,我们还会以最关切的眼光,注视你们走入不凡的历史新纪元。”

    1997年7月1日凌晨零时,英国国旗降下,中国国旗升起。英国查尔斯王子向香港人承诺:“我们不会忘记大家,我们还会以最关切的眼光,注视你们走入不凡的历史新纪元。”






    相关链接:
    > 殖民地时代的香港
    > 1997年,香港回归的那一天
    > 1991年的香港
    > 1986年香港电台十大演艺红人梅艳芳
    > 1984年刘晓庆在香港接受采访
    > 1982年7月18日,香港无线电视台第一届新秀歌唱大赛上的梅艳芳
    > 1984年的香港
    > 1993香港欧洲巡礼成龙、关之琳、王祖贤、张曼玉等
    > 1988年的中国香港电影《大丈夫日记》剧照
    > 关于香港中环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 八九十年代广州从香港引进双层巴士,车身广告归香港所有
    > 1995年新城电台997香港劲爆流行音乐颁奖典礼梅艳芳和刘德华
    > 1979年的香港
    > 2003年《无间道3》香港首映礼
    > 2005年3月27日,参加第2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的张曼玉
    > 1999年3月26日,电影《星月童话》香港记者会
    > 1950年代的香港
    > 《香港电视》杂志封面上的梅艳芳
    > 1985年的香港
    > 1955年的香港
    > 40年代的香港老照片,浪漫朴实的往事
    > 29张老照片,再现70年代的香港
    > 1999年7月26日,电影《花样年华》香港中环香楼开镜记者会上的梁朝伟、张曼玉、王家卫
    > 六七十年代的香港生活
    >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
    > 1978年的香港
    > 1868年的香港
    > 1972年的香港
    > 1963年的香港,那时已经很繁荣了
    > 这些一百年前的香港老照片,你见过吗?
    > 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是怎么样的?
    > 1941年沦陷前的香港
    > 50年代1955年的香港百态
    > 1969年香港的水上人家
    > 1868年的香港老照片,难得一见
    > 1955年的香港街拍
    > 晚清1868年的香港
    > 1945年9月,抗战胜利后的香港
    > 民国1940年的香港
    > 民国时期的香港
    > 这就是80年代的香港
    > 一组香港的老照片曝光,一定有你没见过的
    > 1978年的香港生活
    > 90年代老照片,1994年的香港九龙
    > 50年代1951年的香港
    > 80年代1982年的香港
    > 50年代1957年的香港
    > 80年代的香港九龙城寨
    > 70年代的香港
    > 60年代老照片,1969年的香港
    > 70、80年代的香港
    > 70、80年代的香港夜景
    > 四十年代的香港街景,一组1941年拍摄的香港老照片
    > 一组1947年拍摄的香港老照片,73年前的香港记忆
    > 一组八十年代的香港老照片,拍摄于1980年
    > 一组50年代的香港老照片,你能认出这些街道和建筑吗?
    > 城市的记忆!一组1972年的香港老照片
    > 1960年的香港老照片,夜景太美了
    > 外国游客拍摄1983年的香港,美丽的维多利亚港
    > 民国时期的香港记忆(1946—1947年)
    > 80年代香港九龙寨城,脏乱差的三不管地段
    > 1960年的香港夜景,霓虹遍布整座城市
    > 40年代初的香港生活(1940—1941年)
    > 香港旧影1966年,高楼林立,私家车成排
    > 1997年香港回归前夕,大街小巷插满中国国旗
    > 一组老照片回到70年代的香港,看看40年前的香港生活
    > 1871年的香港
    > 清末香港老照片图3是两广总督在调查案件,图6女人裹着小脚
    > 香港回归前夕的瞬间: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国旗,港督离开时大雨倾盆
    > 19世纪末20世纪初,清朝末年的香港老照片
    > 香港照相馆流出林青霞早期罕见老照片
    > 50年代黑白镜头下的香港老照片
    > 1955年香港老照片,昔日的九龙骑楼街
    > 香港珍贵彩色60年代游客眼中的香江风情
    > 东方之珠香港
    > 日军侵占前的香港(拍摄于1941年)
    > 香港老照片
    本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QQ:348102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