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罕见的老照片,向世人披露了1938年-1944年期间,在侵华日军的无差别大轰炸之下,当时陪都重庆人民不为人知的生存与生活状态。
站在这一片废墟之上、身材微胖的摄影师,名叫哈里森·福尔曼。抗日战争期间,福尔曼作为美国合众社与伦敦《泰晤士报》的代表记者来到中国,走遍疮痍满布的大江南北,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了无数战火下的真实瞬间。
朝天门码头有组织的大批移民
充满异域风情的莫斯科饭店
绿豆汤遇上西式咖啡冰淇淋,中英文标识“洋气”十足。由此也可以看出,当时重庆的城市经济文化中,吸收的不只是外来商品本身,还有商业广告的思维和形式。
圣安娜西餐厅
1941年的商区:织造厂、大药房、服装店、规整精致,现代化城市的气息扑面而来。
修补破损的房顶
正在施工的蒸汽压路机
民工不分昼夜忙着开山裂石
当时重庆的房屋少砖石结构,多用稻草和竹木,人们用脚踩的方式将石灰和稻草搅拌,混合成石膏泥做建筑材料。
抢修电话线
军民共筑军事工程,男女齐上阵
纤绳因巨大的摩擦力嘎嘎作响,配上回荡在峡谷间的号子,是最惊心动魄的命运歌。
制革厂搬迁到悬崖底下的防空洞,以躲避空袭
焊工忙着焊接
全心投入的纺织厂女工
山间“捆绑房”
江上临时船屋
大轰炸下的一隅教室,一方书桌,孩子们依旧穿着体面。
春节大巡游的舞龙表演
吹口琴的男孩
搬运钢琴的民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