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重庆老照片,浮入你脑海的是否就只有单调的黑白灰?但市锅最近发现,其实还有一些彩色的老照片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影像。在那个胶卷昂贵且稀缺的年代,能够有一张彩色照片是多么的弥足珍贵。
民国时期的重庆彩色老照片
两名抗战时期来华参战的原飞虎队队员威廉?迪柏和艾伦·拉森用当时极为稀有的彩色胶片拍摄下了抗战胜利前后昆明、重庆、成都、杭州、上海等地的历史镜头,为我们了解和还原抗战胜利前后中国的真实面貌,提供了极其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下面这些是反应重庆的。
重庆街景
美军第14航空队重庆白市驿基地指挥部
威廉·迪柏坐在重庆白市驿机场,望着起降的飞机
白市驿空军基地入口,小桥前面的草棚是岗哨所在
第14航空队在白市驿基地的营房是干净的稻草顶平房
战时日军侵入中国东北内陆和沿海地区时重庆成为中国的陪都,中国民国政府迁至重庆,直至战争结束。战争结束前夕,艾伦就驻扎在附近白市驿基地,一次去重庆时他拍了一幅总统府的照片。
重庆郊外木桥上行走的中国士兵
通往重庆的公路
重庆附近的小镇
背竹篓的中国男孩
重庆江边码头拥挤的街道
化龙桥,临江的重庆景像
重庆的居民区
重庆街景
在重庆街上,一个年轻的美国军人正在看一个饭店的招牌。这名军人是艾伦美国学生时代的朋友,战时与中国军人共事。他的工作是训练军人如何将军火装备载在马匹上和驴子上,翻越崎岖不平的山丘,运到前线。
威廉·迪柏在重庆郊外的小河边
艾伦与小女孩合影
重庆大轰炸
1940年夏天,美国《生活》杂志摄影师Carl Mydans与其他美国记者一起踏上亚洲之行,第一站便是重庆。他用镜头记录下了大轰炸当年的情景,成为了珍贵的历史影像。除了镜头,卡尔也在日记中记录了他对重庆的感闻:大雾笼罩着黑色的砂岩土地,长江和嘉陵江交汇处耸立着不同形状的小山。城市充满了遭受日机不间断轰炸的避难者。
哀鸿遍野
让人沉重的画面
城之殇
被毁坏的房屋
大轰炸中的重庆城
重庆大轰炸中牺牲的很多都是无辜的平民
如果那时没有战火,多想回去看看
80年代的重庆
80年代开始,彩色照片逐渐多了起来,虽然当时还是很穷,但相比战火纷飞的时代,这座城市已经焕发出了勃勃的生机。
80年代的重庆街道
80年代的重庆夜景
无轨电车站,坐过这种辫子电车的请举手!
菜园坝火车站
大溪沟,看到左上方的大礼堂了么~
那个年代的重庆时尚MM,还戴了墨镜的哟
我小的时候,朝天门码头也是这样子的!
望龙门缆车,坐在边上的人看起有点悬……
八十年代重庆长江大桥
看到抗战时期山城受伤的模样,市锅感到既无奈又心疼,只是幸运的是,2015年的今天,我爱的城市她已不再赢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