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咨询:18992849520
  • 咨询:18992849520
  • 清朝末年的四川

    1911年底,四川成都,新军官兵合影。


    1910年,四川成都北郊,青龙场集市,俗称“赶场天”


    四川成都青羊宫小摊,1911年春。


    成都总府街,1911年春。


    抱着孩子的男人,成都宅院,1911年夏。


    川西的民俗活动“打春牛”,这是活动中的“牧童”和“牛”。


    1911年夏,四川汉源县的背柴人。从他们的异样的目光中,看出他们日常的贫苦。


    1911年11月27日,四川成都皇城,百姓前来参加大汉四川军政府成立的庆典活动,欢庆辛亥革命在四川取得的胜利。


    20世纪初,四川汶川县“嘉绒”藏族人家。“嘉绒”在藏语的意思是“靠近汉族地区的河谷地带”。“嘉绒”藏族是藏族的一支,主要分布在今四川省甘孜州东部丹巴等地。


    1910年,川西民宅式旅店。川西民宅由大门、过道、天井、过厅和正堂组成。天井下停放三乘街轿,用来接送客人,过厅的方桌板凳是供住宿的客人吃饭喝茶闲谈只用。


    本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联系QQ:348102726




    相关链接:
    > 清朝末年的四川
    > 1981年的四川乐山
    > 1981年,四川乐山与峨眉山地区
    > 1995年的四川成都
    > 2008年5月12日地震后的四川大学
    > 1980年的四川成都
    > 1964年的书《四川泡菜》
    > 2016年,四川大凉山的孩子们
    > 100多年前的老外是怎么学四川话的?
    > 1981年的四川成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