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任美国总统“小罗斯福”(1933年-1945年),富兰克林· 德拉诺·罗斯福(1882年1月30日-1945年4月12日)。
美国第32任总统(1933年3月4日——1937年1月20日,1937年1月20日——1941年1月20日,1941年1月20日——1945年1月20日,1945年1月20日——1945年4月12日 ) 美国历史上唯一蝉联四届(第四届未任满)的总统。
罗斯福在20世纪的经济大萧条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被学者评为是美国最伟大的三位总统之一,同华盛顿和林肯齐名。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是富兰克林·罗斯福的远房堂叔。
罗斯福无疑是一个时代的伟人,但又是一个执著地追求美国现实利益的总统,他的行为方式更多地体现出了实用Z義的倾向。正是这种不拘泥于教条理论的务实态度,才使罗斯福在内政和外交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美国著名记者约翰逊在罗斯福传记中写道:他推翻的先例比任何人都多,他砸烂的古老结构比任何人都多,他对美国整个面貌的改变比任何人都要迅猛而激烈。然而正是他最深切地相信,美国这座建筑物从整个来说,是相当美好的。
罗斯福是20世纪最受爱戴和最令人憎恨的美国总统。
他受人爱戴的是因为,虽然他出身贵族,但他相信平凡人的价值,并且为维护百姓的权利而战,他受人爱戴的另一个原因是,他有着慑人的魅力。
他愉快地工作,对未来充满信心。他带领美国走出经济困境,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然后帮助世界实现了安全。
他足可以为身后的一切欣慰:他去世后25天,德国无条件投降,3个月后,日本无条件投降。而那个伴随他一生并与之顽强斗争的脊髓灰质炎症,也在他去世整整十年后——1955年4月12日被最终攻克。
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们一致认为,罗斯福与华盛顿和林肯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三位总统。
罗斯福、丘吉尔与斯大林。
第33任美国总统“杜鲁门”(1945年-1953年)
哈里·杜鲁门(Harry.Truman ,1884年5月8日~1972年12月26日)美国第33位总统(1945年4月12日~1949年1月20日,1949年1月20日~1953年1月 20日) 绰号:“密苏里的小人物”。
在国内事务上,杜鲁门总统刚好遇上了新一轮混乱的经济衰退周期,物资短缺、无数的罢工和有关否决《塔夫脱-哈特利法》的争议,成为了当时的写照。杜鲁门虽于1948年成功连任总统,但却未能成功控制国会,以致他的“良政”计划统统流产。
他又曾率先以行政命令在美国军队废除种族隔离,并推动第二次“红色恐慌”,从政府各部门辞退了数以千计的共产党同情者。此外,受一连串的财政丑闻打击,有达数百位由他任命的官员下野。
在外交事务上,杜鲁门总统任内发生了不少世界大事,首先是盟军战胜NC德国、广岛与长崎原子弹爆炸、日本投降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正式结束。
接着是联合国的成立、以重建欧洲为旨的“马歇尔计划”的落实、西方对抗苏联、冷战的开始、北约的成立以及朝鲜战争的爆发。
接着是联合国的成立、以重建欧洲为旨的“马歇尔计划”的落实、西方对抗苏联、冷战的开始、北约的成立以及朝鲜战争的爆发。
其中朝鲜战争使美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战争使44,000名美军阵亡及失踪,并直接破坏杜鲁门第二次连任的计划。
杜鲁门是位常摆出友善姿态和谦逊的总统,他的警句如“推卸责任止于此”(The buck stops here!)和“怕热就别进厨房”(If you can't stand the heat,get out of the kitchen.)等成为家喻户晓的名言。
相比前任总统,杜鲁门的支持度不算高,但他在任内仍能克服了不少困难。虽然他最后在1952年被迫放弃竞逐连任,但今天普遍的学者仍视他为最出色的美国总统之一。
在1951年,美国国会通过了《第22号修正案》,防止总统寻求第三届任期(若该总统曾有一次为期多于两年的任期,该总统日后只可有多一届任期),但杜鲁门总统却不在此限。
然而,杜鲁门在新罕布什尔州的初选中被党内的埃斯蒂斯·基福弗击败后,他决定退出1952年美国总统选举。
约翰逊是唯一一位出席了杜鲁门葬礼的在世前总统,但他自己在约一个月后亦因病逝世。
第34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1953年-1961年)
德怀特·戴维·艾森豪威尔(Dwight David Eisenhower,1890年10月14日—1969年3月28日,七十九岁)美国第34任总统(1953 年1月20日—— 1957年1月20日,1957年1月20日——1961年1月20日),陆军五星上将。
在美军历史上,艾森豪威尔是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传奇人物。他曾获得很多个第一。
美军共授予10名五星上将,他是晋升得“第一快”;他出身 “第一穷”;他是美军统率最大战役行动的第一人;他是第一个担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盟军最高统帅;他是美军退役高级将领担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的第一人;他是美国惟一的一个当上总统的五星上将。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艾森豪威尔曾任美国驻德占领军司令。1945年回国,任美国陆军参谋长。1948年一度退出现役,任哥伦比亚大学校长。1950年,在法国任北约武装部队最高司令。1952年退出军界,参加总统竞选,以压倒多数当选。1953—1960年任美国总统。
竞选时他提出结束朝鲜战争,1953 年就职后,签定了《朝鲜停战协定》。1957年提出“艾森豪威尔Z義”,企图控制中东地区。
1957年1月,艾森豪威尔在致国会的《对中东政策特别咨文》中提出:由国会授权总统在中东实行“军事援助和合作计划”,并可借口对付苏联,在中东地区使用美国武装部队;两年内额外拨款4亿美元向中东国家提供经济“援助”。
这个决议案于3月7日被美国国会通过。3月9日,艾森豪威尔签署了这个后来被称为“艾森豪威尔主义”的决议案。
当时,正值英、法侵略埃及的战争失败,美国企图利用这个计划,一面以武力威胁为手段,一面以经济援助为诱饵,用反共作幌子,进一步排挤英、法等国势力,以实现其独占中东的阴谋。
后来,艾森豪威尔主义也被用于中东以外的地区。艾森豪威尔主义遭到中东各国人民的反对。埃及、叙利亚、沙特阿拉伯和约旦四国政F两度发表声明,拒绝接受艾森豪威尔主义。1959年,随着国务卿杜勒斯的逝世,艾森豪威尔主义也黯然失色了。
从1953年到1960年,艾森豪威尔连任两届美国总统。为了使白宫办公厅成为有效的总统行政机构,艾森豪威尔仿参谋长制度而设办公厅主任。
艾森豪威尔在任内签订朝鲜停战协定,但继续奉行冷战政策,并先后提出艾森豪威尔主义、大规模报复战略和战争边缘政策。
他在任期间,与苏联部长会议主席赫鲁晓夫在美国戴维营举行了美苏高级会谈。“戴维营会谈”开创了冷战年代及以后的日子里美苏首脑会晤的先例。
1969年3月28日,艾森豪威尔在华盛顿病逝,终年79岁。4月2日,在他的家乡阿比城,他的遗体下葬,在下葬遗体的时候,宣布了他的遗言。他的遗言有这么一句话:“我始终爱我的夫人!我始终爱我的儿子!我始终爱我的孙子!我始终爱我的祖国!”四个始终的“爱”。
第35任美国总统“肯尼迪”(1961年到1963年),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John Fitzgerald Kennedy,通常被称作约翰·F·肯尼迪(John F. Kennedy)、JFK或杰克·肯尼迪(Jack Kennedy),)。
美国第35任总统,美国著名的肯尼迪家族成员,他的执政时间从1961年1月20日开始到1963年11月22日在达拉斯遇刺身亡为止。
肯尼迪在1946年—1960年期间曾先后任众议员和参议员,并于1960年当选为美国总统,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当选总统,也是美国历史上唯一信奉罗马天主教的总统和唯一获得普利策奖的总统。
在针对美国总统功绩的排名中,约翰·肯尼迪通常被历史学家列在排名的中部偏上的位置,但他却一直被大多数美國M众视为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在任期间是美国历史上支持率最高的总统。
肯尼迪与他的妻子杰奎琳相比其他的总统和第一夫人都更加年轻,而且他们广受欢迎。
他们的影响方式与歌星、影星更加类似,照片经常登上时尚杂志的封面,肯尼迪还是1961年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第一夫人杰奎琳购置了许多家具和艺术品,并把白宫所有房间翻修一新。
在白宫草坪之外肯尼迪添置了幼儿园、游泳池和树屋。杰奎琳很少允许为孩子们照照片,但当她不在时总统会允许白宫摄影师塞西尔·斯托顿去拍摄孩子们的照片。最受欢迎的照片包括一张小约翰在总统办公桌底下嬉戏的照片。
肯尼迪总统十分喜欢流行文化。
肯尼迪与夫人。
肯尼迪一家。
图为肯尼迪与夫人。
肯尼迪。
第36任美国总统“约翰逊”(1963年-1969年)
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遇刺身亡,约翰逊继任总统。1965年1月连任总统。任期内提出以建设城市和乡村,美化环境为主要内容的“伟大社会”计划和“向贫穷开战”计划。
1965年4月开始干涉别国内政,扩大侵越战争,导致财政困难,人民反战运动高涨,统治集团内部矛盾加剧。1968年3月宣布不再竞选。1969年1月20日返回家乡。1973年1月22日病逝。在他去世的第二天,越南停战协定在巴黎签字。
在内政上,约翰逊总统提出了与“新政”、“公平施政”、“新边疆”一脉相承的改革计划,即“伟大社会”施政纲领。他在位期间,不遗余力地推行各项福利法案、民权法案、消灭贫穷法案和减税法,他的著名的“向贫穷开战”的口号,引导全国在生活富裕时考虑到饥饿和匮乏的棘手问题。
但是在外交上,他奉行他的前任所制订的政策,使得越战不断升级,由於美军在越战中伤亡惨重,其政策遭到了国内外的普遍反对,使他赔上了政治前途。1969年他在总统选举之前宣布不会参选,并全力支持他的副总统连任。
肯尼迪被刺后他入主白宫,任内在外交上无甚建树,内政方面提出过不少有关社会福利和民权的法案,以推行其 “伟大的社会”施政计划,他一手扩大侵略越南战争,使侵越美军从他出任总统时的1万余人激增至卸任前的50余万人。
在战事失利后,美国国内出现反战浪潮。
同时种族暴乱频仍,民主党党内矛盾重重,陷于分裂。
他作出了不参加下届总统竞选的抉择,从此息影政坛。
图为约翰逊。
第37任美国总统“尼克松”(1969年-1974年)
理查德·米尔豪斯·尼克松(Richard Milhous Nixon,1913年1月9日~1994年4月22日),美国第37位总统。1972年2月访华,打开了两国关系的大门,成为访问中国的第一位美国总统。尼克松因1972年6月17日发生水门事件被迫辞职。
尼克松是登上《时代周刊》封面次数最多的人物,共43次成为《时代周刊》封面人物,并于1968年和1972年两度荣登“时代周刊年度风云人物”。
1959年7月时任美国副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受总统艾森豪威尔之托出席在莫斯科举行的美国国家博览会(American National Exhibition)开幕式。
为了这次展览,整个展馆都布置了美国人心目中每个國M能拥有的一切。展馆内到处都是现代的、自动化的休闲娱乐设备,用以显示在资本Z義制度的美国规模巨大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成果。
在一座模板美式别墅的厨房展台,尼克松和前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尼基塔·赫鲁晓夫之间展开了一场关于东西方意识形态和核战争以及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优劣的论战。
大多数美国人认为尼克松赢得了这场辩论,他在本国的威信也因此大大增加。这就是著名的“厨房辩论”。
在尼克松的任期内,逐步将美国军队撤出越南。1973年1月27日,美国签署《关于在越南战争结束、恢复和平的协定》。
3月29日,美军完全从越南撤出。至此,这场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也使这个国家陷入危机的越南战争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