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仍然是一个我们无法回避的历史人物。在中国,他不像斯大林那样从被崇拜转而被批判,也不像赫鲁晓夫那样被臭骂,可也没有像马克思和恩格斯那样受人景仰。列宁到底如何影响了中国?我们该如何看待他?
1870年4月22日,列宁出生在伏尔加河边乌里杨诺夫斯克城。列宁承继了父亲的身材、高颧骨、略为向上的眼睛和宽阔的前额。他具有父亲的活泼气质和诚恳感人的微笑。也和父亲一样有责任感、民主眼光和对别人的体谅。图为1874年四岁的列宁和三岁的妹妹奥尔加。
列宁的父亲乌里杨诺夫是国民教育视察员,对那些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人,尤其是对车尔尼雪夫斯基十分尊敬。母亲是一位内科医生的女儿。她擅长外国语和音乐,读书很多,待人周到、亲切。乌里杨诺夫一家所有的孩子都成了革命者。图为1879年列宁一家的全家福,前排右一为列宁。
列宁受他哥哥亚历山大的影响很大。1887年,亚历山大因谋刺沙皇案被捕并惨遭杀害。哥哥的死加强了列宁的革命倾向。上大学后,他因反对校方的警察制度而被开除学籍和流放。到他21岁时,他已经认真钻研了《资本论》,还熟读了其他马克思主义著作。图为少年列宁。
1893年秋,列宁来到圣彼得堡,开始在工人中宣传马克思主义,在秘密出版物上展开反对民粹主义的斗争。1895年12月,列宁和他的一些同志被捕,在监狱度过了14个月以后被流放西伯利亚。在去流放地以前,他设法在圣彼得堡停留。图为1897年列宁与圣彼得堡革命小组成员。
在被流放的三年中,列宁研读马克思文献并进行政治写作,以打猎、散步、滑冰或下棋作为消遣。1898年春天,列宁在圣彼得堡的战友克鲁普斯卡娅也来到西伯利亚,两人结婚。流放结束后不久,列宁开始侨居海外。图为1908年,列宁(右)在高尔基的意大利的别墅与博格达诺夫下棋。
1900年7月,列宁去德国,开始侨居生活。1900年12月,第一张全俄政治报《火星报》创刊,列宁成为这张报纸的组织者和实际编辑。不久,妻子克鲁普斯卡娅也来到德国。列宁不再失眠,每天都游泳和用冷水擦身体。1902年春,列宁夫妇夫移居伦敦,常在郊区骑马或徒步旅行。
1903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分裂,支持列宁的称为布尔什维克派。列宁来到瑞士,列宁在日内瓦的小公寓成了革命的总司令部。1917年初,俄国发生二月革命,沙皇退位,克伦斯基担任临时政府首脑。列宁取道德国回国,途经瑞典。图为1917年4月,列宁在斯德哥尔摩。
列宁想要颠覆沙皇,而德皇威廉二世则要取得在东线的胜利。敌人的敌人即是朋友,德皇巨资资助了俄国革命党人,并帮助列宁回到俄国。1917年4月10日,列宁回到彼得格勒。次日发表了著名的四月提纲。临时政府宣布通缉列宁。图为1917年列宁在克伦斯基掌权时的身份证件。
列宁躲到了芬兰,不久返回国内。1917年11月7日,十月革命爆发。图为十月革命期间的革命士兵。进攻冬宫的浩大场面,都是后来的艺术化编造,实际是一支不到两千人的赤卫队占领了彼得格勒全市的战略据点,十月革命事实上是布尔什维克武装向临时政府“夺权”的行动。
普列汉诺夫曾是列宁的导师。十月政变使他看出列宁残忍的一面。临终前他口授了一份《政治遗嘱》预言了俄国社会的基本走向,结果很多内容都得到了历史的证实。图为1918年5月1日,莫斯科广场举行了苏联历史上第一次阅兵,列宁在检阅仪式结束后与妻子和妹妹玛利亚乘车离开广场。
在沙皇政府下,列宁被逮捕以后,没有酷刑伺候,仅是送往西伯利亚地区流放,仍有相对自由,可以结婚看书写作。而十月革命后,1918年7月17日,在列宁的首肯下,沙皇尼古拉二世全家被枪杀。图为1918年8月28日,列宁和妻子克鲁普斯卡娅在全俄教育工作第一次代表大会上。
十月革命后,列宁还有一件事必须解决,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列宁认为苏维埃需要退出战争赢得和平重建的机会。很快,苏维埃跟德意志缔结了《布列斯特和约》,将俄罗斯和乌克兰的大片土地割让给德方。图为1918年11月7日,十月革命一周年,列宁在莫斯科红场发表演说。
《布列斯特和约》签署一个星期以后,1918年3月10日,苏维埃政府由彼得格勒迁至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里曾经做过法庭的几间屋子,成了列宁的住所。在这里的三楼,列宁度过了他一生后期的岁月。列宁的住所包括五个小房间。图为1918年列宁在书房。
《布列斯特和约》签署一个星期以后,1918年3月10日,苏维埃政府由彼得格勒迁至莫斯科,克里姆林宫里曾经做过法庭的几间屋子,成了列宁的住所。在这里的三楼,列宁度过了他一生后期的岁月。列宁的住所包括五个小房间。图为1918年列宁在书房。
到1919年夏,形势非常严峻。莫斯科离前线只有一百五十俄里。白军距离彼得格勒不到二十俄里。在莫斯科和彼得格勒,资产阶级阴谋家正在酝酿着暴动。图为1919年9月25日,列宁与军训结业的学生告别。
英国和法国这些一战的参战国认为列宁政府是德国傀儡,对俄国退出战争不满。丘吉尔曾说必须把布尔什维克“扼杀在摇篮里”。列宁提出苏维埃共和国必须建立自己的新军队。图为1919年11月7日,在莫斯科红场纪念十月革命两周年阅兵式上,列宁(中)和托洛茨基(右)检阅方阵。
在三年国内战争期间,列宁推出战时经济政策,旨在最大限度地保障布尔什维克政权的城镇和军队的粮食与武器供应。1921年3月21日被新经济政策取代。图为1920年5月1日,列宁参加斯维尔德洛夫广场的马克思纪念像奠基仪式。
1920年5月1日,列宁和克里姆林军事学校的学生一起打扫克里姆林宫广场。一个学生追忆道:“我们和列宁一道开始工作,一起打扫克里姆林宫广场上的垃圾。伊里奇把木头扛起来,把它装上车子,还搬运石块。”
内战进行了三年,战争的结果是红军取得胜利。在俄国内战结束前后,列宁成立了特务组织契卡并发动对所谓“反革命份子”的全面搜捕与屠杀,进而影响了后来成立的内务人民委员部、克格勃及古拉格等机构。图为1920年5月5日,列宁在斯维尔德洛夫广场向军校毕业生讲话。
列宁夫妇终生没有自己的孩子。但是列宁很喜欢小孩子,他能够和他们玩上好几个钟头。孩子们也喜欢缠着他。图为1922年8月,列宁、妻子和侄子以及一个工人的女儿在一起。
1921-1922年冬天,列宁的重病出现了初期的征候。春天,列宁到莫斯科郊外的高尔克去。5月26日,列宁的病(动脉硬化症)第一次严重发作。他的右臂与右腿部分地失去了作用;说话也出现了障碍。图为1922年9月,列宁在莫斯科郊外高尔克市自己的房间里。
在列宁的继任者斯大林看来,列宁是“一个最高典型的领导者,是一只山鹰,他在斗争中不知恐惧为何物,大胆地引导我们党沿着前人未曾走过的俄国革命运动的道路前进。图为1922年,列宁与斯大林。
1923年3月9日,列宁的病第三次发作,随后被送到高尔克。他右半身完全麻痹并且失去了说话的能力。10月,列宁可以用一根手杖自己走路了,他最后一次回到克里姆林宫看了一眼。图为1923年的列宁,这是他人生留下的最后几张照片之一。
1924年1月21日下午六点,列宁病情突然加重,失去了知觉。他的呼吸愈来愈坏,脸变得很苍白,体温迅速增高……在五十分钟之内,列宁因脑溢血引起呼吸器官的麻痹而辞世。图为列宁病逝后葬礼现场。
苏联共产党党中央委员会的讣告这样说:“这样一个人离去了:在他的战斗的领导下,我们党用有力的手,在战争的烟雾中,在全国举起了十月的红旗,扫荡了我们敌人的抵抗,在从前的沙皇俄国巩固地建立起了劳动者的最高权力……被蹂躏的东方的旗手,俄国工人专政的领袖辞世了。”
列宁逝世后,苏联政府迅速建造了第一座木结构陵墓,于葬礼当天即1月27日落成,这天晴朗而寒冷。载着列宁遗体的灵柩从工会大厦移到红场。成万的人们拥挤在附近的街上。四点钟,礼炮齐鸣,全国成千上万的工厂和火车头的汽笛声响起。列宁的灵柩降入陵寝。图为列宁葬礼现场。
列宁墓本身几经变迁,现在的混凝土结构陵墓是1929至1930年设计的。1941年7月卫国战争期间,列宁的遗体被疏散到秋明市,停放在今秋明国立农业科学院主楼二层十五号教室内。1945年4月,列宁遗体重返莫斯科。图为列宁逝世一周年后,少先队员瞻仰列宁墓。
列宁逝后,遗体被放进水晶棺供后人瞻仰。如今,列宁已经离开我们90年。他曾经深深的影响中国,指导和帮助孙中山进行国民革命;中国共产党至今把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无论在中国还是俄罗斯,列宁都是一个无法回避的人物。图为列宁墓内的水晶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