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9年,蔡元培把京师大学堂变成现代大学,倡导思想自由、兼容并包;1952年,中国大学学习斯大林模式,对院系进行调整,私立教育退出历史舞台,社会学科全遭裁撤;1977年,高考恢复,中国大学精神中兴。如今,大楼越盖越豪华,但大师的背影却越来越远。
晚清最早的大学是西方传教士办的教会大学。鼎盛时期,全国教会大学有21所。教会大学最初的目的是为传播宗教,后来逐渐与中国社会适应。比如,圣约翰大学校训有出自论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也有英文格言“光和真理”。图为1907年北京汇文大学堂毕业的女生。
1898年戊戌变法后,京师大学堂成立,成为我国最早的国立综合性大学。《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针,认为“二者相需,缺一不可,体用不备,安能成才”,强调学堂的核心是培养人才,把“乃欲培植非常之才,以备他日特达之用”奉为创办大学堂的目的。
1901年清政府实行新政后,更多国立大学出现。清政府对内重视师范教育和基础教育,对外引进西方先进教育理论知识,积极派遣学生出洋留学。 1902年,山西大学堂成立,分中学专斋和西学专斋。图为1907年,即将赴日本留学的山西大学堂学生与教师合影。
四川高等学堂也于1902年成立,该校由四川总督1896年创办的西式学堂四川中西学堂发展而来。图为1912年冬,四川高等学堂读书的学生,该校为今四川大学前身。
岭南大学是一所教会大学,前身为格致书院,创办于1888年,1918年定名岭南大学,由美国人任学校监督。岭南大学校训为“今之学者为人”。图为清末岭南学堂的算术课。
汇文大学校在并入燕京大学大学之前也是一所独立的教会大学;并入燕京后原校址留下大学预科和中学两部,定名为“汇文学校”。1927年,汇文以“智仁勇”作为校训。蔡元培以《中庸》原句“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题释之。图为1920年,大学预科部的数学课。
金陵女子大学是中国第一所女子大学, 由美国人创立于1913年。这所学校的校训是“厚生”,校长吴贻芳解释:“人生的目的不光是为了自己活著,而是要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来帮助他人和社会,这样不但有益于别人,自己的生命也因之而更加丰满。” 图为1920年图书馆内景。
燕京大学是最著名的教会大学之一,她的校训是“因真理得自由以服务”,最著名的校长就是司徒雷登。1937年“七七事变”后,在中国政府和教育机构纷纷内迁之际,燕大选择了留在沦陷区,成了不甘做亡国奴的沦陷区学子的寄身之所。图为1922年燕京大学门口的女学生。
与当时的燕京大学有“南齐北燕”之美誉的齐鲁大学,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教会大学之一。办学初期宗教气氛十分浓郁,1929年后办学目标修改为“培养学生具有爱、服务和牺牲的精神,造就学生具有崇高的品质,提供专业的训练,满足社会需要。”图为1941年做实验的学生。
国立中央大学是中华民国时期中国最高学府,罗家伦就任校长后指出:大学应该承担起“创立民族文化的使命”,“如果一个大学不能负担起创立民族文化的使命,便根本失掉大学存在的意义。”图为1936年,中央大学美术教授张书旂的女弟子在观看他作画。
1947年,国立戏剧专科学校的一些学生正排演话剧。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原名国立戏剧学校,1935年10月南京建校,以“研究戏剧艺术,培养戏剧人才”为办学宗旨。抗战爆炸后迁往长沙,隔年再迁往重庆,隶属教育部,1946年始迁回南京。
在抗战时期,中国的许多大学南迁,也有一部分选择原地坚守。无论是哪一种,只要学校没有被日军占领,学生课余生活都比较丰富多彩。图为1941年,齐鲁大学,未南迁而留校的学生们在打球。抗战爆发后,除部分员工留守外,大部分师生及主要教育教学设备迁往四川成都。
福建协和大学是一所创建于1915年的教会大学,"博爱、牺牲、服务"是协大校训。福州地处沿海,深受日寇威胁,协大就在1938年五月迁到闽北山城邵武。群山环抱中的邵武,便成为战时的文化城。图为1935年,福建协和大学女生在宿舍里,有的看书,有的练琴,有的读报。
燕京大学为解放区和大后方培养、输送了大批战时急需的人才。1941年底,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士兵闯入燕南园,逮捕了一些教师送到集中营中关押四年之久。燕园成了日军伤兵疗养的医院。图为1947年,光复后的燕京大学女生宿舍楼。
可以说,燕京大学是司徒雷登一首缔造的。他曾说:“我宁叫日本人像炸南开大学一样把燕京大学炸掉,也决不会同他们合作来贻我们全体学生之羞。”被赶出校门的燕京师生,并没有惊惶四散,他们相互提携辗转奔赴成都华西坝。图为1947年燕京大学女生在餐厅就餐。
抗战期间,同在成都华西坝的还有中央大学、金陵大学、金陵女子大学、齐鲁大学。这就是长达九年的“五大学联合时期”。一种独特的大学模式应运而生------各校教师允许跨校讲学,学生允许校际间任意选课,承认学生读得的学分。图为1948年,金陵女子大学体育舞会表演。
民国大学生绝大部分是富裕家庭出生 衣食无忧可一心向学。在1923年,“南京的大学生出身地主家庭的约占一半,大官僚、富商子弟占十分之三强,小资产阶级约有百分之十五的。”中等以上家庭出身的学生,至少在90%以上。图为1941年,齐鲁大学,未南迁而留校的学生。
在中国,最早提出并实践“教授治校”主张的当属蔡元培。他对北京大学的改造,开创了中国教育新的纪元。蔡元培提倡“教育独立”,信奉学术至上和大学自治,为此着力营造“思想自由”的氛围,使得北京大学的改革成效显著。图为1921年8月蔡元培率中国教育代表团在檀香山。
蔡元培的办学方针是“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主张教授治校。1919年5月4日当天,蔡元培没有参加游行,但他同情学生。蔡元培反对学生沉溺于政治运动,但他仍以北大校长的名义营救被捕者。图为1919年6月,参加游行的北京基督教青年会学生。
1935年,一二九学生运动后,胡适提出:“在变态的社会国家里,政治太腐败了,国民又没有正式的纠正机关(如代表民意的国会之类),那时候,干预政治的运动一定是从青年的学生界发生的。”图文1935年,上街游行的大学生。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合并,在长沙组建临时大学。1938年春,又西迁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图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慰劳湘黔滇旅行团到达昆明。
1946年,冯友兰撰写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文中写道:“联合大学以其兼容并包之精神,转移社会一时之风气,内树学术自由之规模,外获民主堡垒之称号,违千夫之诺诺,作一士之谔谔。”图为1946年西南联大中文系全体师生在教室内前合影。
三校校长——蒋梦麟、梅贻琦、张伯苓组成常务委员会领导学校工作。图为1947年4月,清华大学三十六年校庆,原西南联大校务委员会主席兼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左三)与北京大学校长胡适(左二)、原西南联大训导长兼昆明师范学院院长查良钊(左一)、南开大学秘书长黄钰生合影。
蒋介石败退台湾后,胡适、蒋梦麟、梅贻琦都去了台北。1952年,新中国政府对全国旧有高等学校的院系进行调整,所有教会大学和私立大学全部裁撤。图为1950年12月,在反美爱国抗议奥斯汀运动中,上海圣约翰大学师生员工反美爱国大会。圣约翰大学是中国第一所近代大学。
当时,中国政府缺少办学经验,非常倚重苏联专家的帮助。在“以苏联为师”和“向苏联一边倒”政策的影响下,“老老实实地学”苏联办学模式。图为五十年代末期,苏联专家别里绍夫在清华大学工作。
这次大学院系调整的特点是:除保留少数文理科综合性大学外,按行业归口建立单科性高校;大力发展独立建制的工科院校。人文、社会学科全部被取消。1950年代院系调整后,“哲学系竟失去了存在的余地”。图为1956年,大连,大学生宿舍里的朗诵表演,其中几个女生穿着布拉吉。
中苏分裂以后,大学不再学苏联,成了毛泽东教育思想的实验田。毛泽东号召学制缩短,教育要革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学校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图为1966年10月,北京,湖北大学红卫兵长征队离京前在天安门前宣誓。
1970年,为落实毛泽东“大学还是要办的”及“要从有实践经验的工人农民中间选拔学生,到学校学几年以后,又回到生产实践中去”的指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部分高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图为1970年,清华大学欢迎工农兵新学员入学。
1977年冬,高考恢复,成了一个国家和时代的拐点。作出这一决策的,是1977年7月刚刚复出的邓小平。他于千头万绪中抓住恢复高考这一关键环节,为扭转教育战线混乱局面乃至实行全面拨乱反正、开辟新道路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图为1977年参加高考的学生。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学生,追求真理,崇尚创新,关注现实,勇于批判,学校的社团特别活跃。学生关心国家的命运、人类的前途,一批学生还没有毕业,就发表了一流的学术成果和艺术作品。图为1981年,北京大学学生自发竞选海淀区人大代表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