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前!向前!向前!我们是林彪的战士,我们是杀敌的好汉。”这首歌叫《我们是林彪的战士》,是四野的军歌。林彪缔造了四野,四野的战士,从白山黑水一路向南,解放了东北、平津,过长江经中南一路打到广西的镇南关和海南岛的天涯海角。
抗日战争初期,林彪是八路军115师师长,打下了著名的平型关大捷。抗战胜利后,为了与蒋介石抢占东北,林彪率11万八路军和新四军出关进入东北大地,组成东北人民自治军,后改称东北民主联军,林彪任总司令。图为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后面是副师长聂荣臻。
从1946年到1947年,林彪率东北民主联军“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喋血四平”。1948年1月,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其中野战部队46万人,编为东北野战军。图为1948年10月14日 ,东北野战军总攻锦州。
此前,从1948年3月开始,国民党军就被分割包围在长春、沈阳和锦州。其中,沈阳的20多万国民党军队只有靠空运补给,长春的10万守军连机场都没有了,只靠空投补给。先打哪一个?林彪和毛泽东的意见产生了分歧。图为东北战场。
毛泽东主张先打锦州,以关上东北大门,形成“关门打狗”之势。但林彪在前线致电中共中央,提出挥师攻打长春的建议,让毛泽东大为恼火。后来,在罗荣桓和刘亚楼的建议下,林彪才决定先打锦州。图为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右)、参谋长刘亚楼(中)在锦州前线。
锦州的失守,对于国民党军在东北的命运来讲是致命的。被围已久的长春粮弹已绝,兵力空虚的沈阳人心惶惶。至此,东北地区的“大门”已经被人民解放军完全关闭。图为东北战场。
1948年6月,经中央军委批准,东北野战军决定对长春采取“久困长围、政治攻势、经济斗争”的策略,随即组成第一前线围城指挥所,萧劲光任司令员,萧华任政治委员,围困长春的解放军部队十万,被围困的国民党守军也是十万。图为站在缴获坦克上的东北野战军军人。
守城的是时任东北“剿总”副总司令的郑洞国,郑洞国在抗战时参加过古北口、台儿庄、昆仑关等战役,更赴缅北等征战。早在3月间,他就认为:“蒋、卫之间在东北撤与守这个战略决策问题上僵持不下,拖延时日,势必要将在东北的这几十万军队葬送掉。”图为东北战场。
长春守军主力是新七军和第六十军。新七军是蒋介石中央军嫡系部队,六十军是一支老牌滇军部队。新七军与第六十军之间隔膜很深。自从到达东北战场,第六十军永远被部署在第一线,不断地受到林彪部的打击,而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屡屡见死不救。图为东北战场。
空运补给断绝之后,蒋介石只得派飞机给长春守军空投粮食和物资,但常遭到城外解放军的袭击。长春守军开始忍饥挨饿。苦难最为深重的是长春平民。围困长春三个月后,林彪向毛报告:“市内严重粮荒居民多赖树叶青草充饥,饿毙甚多。”图为东北战场。
1948年10月17日,长春守军第六十军起义,10月19日,新七军放下武器,10月21日,长春解放。林彪的长春围城战,共计150多天,因围城饿死的平民,国民党《中央日报》报道称城外“尸骨不下十五万具”。图为东北战场。
当林彪攻打锦州的时候,蒋介石不愿意锦州失守,命令沈阳附近的廖耀湘兵团西进,驰援锦州。林彪于10月19日致电军委,建议待机行事,等其开始行动再分割包围加以歼灭,使廖耀湘兵团不能退至沈阳或营口。图为东北战场。
1948年10月26日,东野展开了对廖耀湘兵团的围歼。至10月28日拂晓,廖耀湘西进兵团所属新1军、新6军、新3军、第71军和第49军共计5个军12个师10万余人全部被东北野战军歼灭。图为东北战场。
廖耀湘在广西昆仑关战役中威名远扬,后率22师远征滇缅。在整个缅甸反攻战役中,新22师歼敌2万余人。缅北反攻胜利后,第14师、第50师新22师组成了新六军,廖耀湘任新六军军长,随后攻克八莫、南坎、芒市,打通了滇缅公路。图为东北战场。
1946年1月,廖耀湘率新六军于秦皇岛登陆,进入东北。廖耀湘的22师原属新一军。新一军也曾是浴血滇缅的部队,军长先是郑洞国,后为孙立人。1946年3月下旬,新一军乘美舰在秦皇岛登陆。图为东北野战军占领沈阳国民党“东北剿总司令部”。
沈阳是辽沈战役的最后中心。当时坐镇沈阳的是东北剿总司令卫立煌。1948年10月30日,卫立煌自知沈阳不保,借口向蒋介石“面陈机宜”,乘机逃离沈阳。11月1日拂晓,东北野战军对沈阳发动了总攻击。图为林彪大军进入沈阳。
卫立煌在抗战中曾保证以后再也不打共产党。坐镇东北之时,他常对周围的人说:“共军目前的战法是围城打援,我们绝不能轻举妄动,上其圈套,只有蓄聚力量,固守沈阳,以待时局的变化。”图为东北野战军接收国民党军备设施。
守卫沈阳的国民党军已无心再战,一些部队排列得整整齐齐等候接收。一个解放军战士冲进市中心“剿总”战车团院里,喊一声“不许动”,守战车的国民党兵说:“我们早就不动了,武器车辆完好无损。我们一炮没放,不信请验炮口。”图为东北野战军接收国民党军备设施。
整个辽沈战役共消灭国民党军47万,其中俘虏和改编30多万。图为东北野战军占领沈阳机场。
参加辽沈战役的四野名将有:林彪、罗荣桓、刘亚楼、肖劲光、肖华、梁兴初、韩先楚等。图为东北战场。
辽沈大战后,林彪率大部队挥师入关,与国民党华北“剿总”傅作义军团12个军50余万人再次展开决战。长城两边的百姓看到,当年出关时穿得破破烂烂的共军,如今坦克装甲车开道,后面跟着拖着重炮的车辆,和一望无际的步兵,真是不可同日而语。图为大军入关时情景。
1948年11月29日,平津战役开始。1949年1月10日,林彪、罗荣恒、聂荣臻组成平津战役总前委,以林彪为前委书记,统一领导东北、华北两大野战军作战。这是林彪(左二)、罗荣恒(左三)、聂荣臻(左一)在部署平津战役。
1949年1月,东野参谋长刘亚楼指挥22个师、34万大军,担负了解放天津的任务。毛泽东要林彪罗荣桓在30天之内拿下,林罗二人要求刘亚楼在两天内解决。结果天津在29个小时内解放。图为解放军各部在金汤桥会师。
天津解放次日,北平和谈终于有了突破,傅作义同意全军出城接受和平改编。1949年1月31日,解放军进入北平。2月3日举行了入城式,聂荣臻、林彪、罗荣桓、彭真、叶剑英等,在前门箭楼上检阅了参加入城式的部队。图为入城式上人民解放军经过北平前门大街。
1949年3月,东北野战军改称第四野战军。林彪任司令员,罗荣桓任政治委员,萧克任参谋长,谭政任政治部主任。此后,四野开始了渡江南征的准备:“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四野担负了解放中南、华南、歼灭白崇禧军的任务。图为四野官兵在南征动员大会上。
从1949年5月到8月,四野以凌厉攻势发起了汉浔渡江、宜沙和湘赣战役,攻占了武汉、长沙等大中城市。从1949年9月13日至10月16日,四野在湘西发动衡宝战役,歼灭了白崇禧的桂系部队精锐。图为第四野战军抢渡湘江向衡阳前进。
随后四野进入广西,12月抵达中越边境的镇南关,将桂系白崇禧、李宗仁经营了二十几年的20万军队全部歼灭。白崇禧在国民党军号称“小诸葛”。他所组建的第七军清一色美械装备,战斗力很强、善打山地战,号称“钢七军”。图为剿匪的四野战士。
广西战役后,四野又以80%的兵力在湘、桂、粤境内清剿土匪,先后歼灭土匪115万余人。图为在在湘、桂、粤境内剿匪的四野战士。同时,四野还拨出炮兵和装甲兵加强华北部队和一野,参加解放太原和进军新疆。图为剿匪的四野战士与群众在一起。
四野第40军和第43军直插雷州半岛,在此进行了海上大练兵,用木船改造成土炮艇,打败了国民党第三舰队,解放了海南岛。1950年,四野下属的38军、39军和40军出兵朝鲜。1955年,四野番号取消,部队归广州军区指挥。图为1950年,四野水上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