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的时候,一对德国年轻夫妻,骑着中国小毛驴,在“老青岛”近郊拍摄了一批罕见照片
1906年,德国人拍摄的青岛,居然是这个样子
1906年,晚清时期的中国尚未“现代化”,仍然在使用驴拉石磨,来加工农副产品。可怜的驴戴了一副“眼镜”。
1906年,青岛近郊的一个“大户人家”,看上去不像北方民居,倒有点像南方的土坯房,白墙黑瓦的样子。
1906年,两个青岛女孩在推石磨,她们的长相纯真、穿着简朴,好奇地看着拍照的德国摄影师。
1906年,青岛的一户殷实人家,茂林修竹,过着田园牧歌一样的生活。
1906年,青岛崂山的一座道观,古色古香的样子。没有游客,只有前来烧香的香客。
崂山的绿化非常好,古宅里有一位穿长衫的中年男子,不晓得是当地居民还是崂山道士。
崂山脚下的农民,正在田地里干农活,有竹篮有土狗,看上去小日子过得还不错。
木桌上坐着一位德国洋人,青岛的村民似乎不怕洋人,居然还跟他们合影。
由于青岛郊区的孩子,还是第一次见到德国人,也从未看过照相机,所以都跑过来看热闹。
这对德国小两口,骑着中国小毛驴,一副悠哉的样子,似乎比驾驶德国汽车体验更好。
1906年,青岛一户普通人家的生活场景。不但没有西式楼房,甚至没有土坯房,住的都是茅草屋,一旦遇到台风十分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