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桂林当地一座富有地方特色的民居,现在很少能见到了。
那时候私家车还不曾像现在这样普及,人们出行方式多数,自行车还是交通工具的主力军。
桂林山水甲天下,由于属山地丘陵地区及典型喀斯特岩溶地貌,遍布全市的石灰岩经亿万年风化浸蚀,形成千峰环立,一水抱城,洞奇石美独特景观。而最有名的莫过于象鼻山了,山上郁郁葱葱,山下清水粼粼,夏天这里也就成了一大旅游胜地。
桂林市森林面积121.56万公顷,由于植物资源丰富,那时候不少民居都坐落在树林之中。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虽然天气炎热,却挡不住桂林姑娘的舞蹈热情。
地处湿热的南方,桂林特盛产水果。夏天成熟季节,农家人就会到集市上售卖,那时候的水果应该是纯天然无公害的。
陡峭的山岩上伫立着一座寺庙,夏季高温难当,当地人都忍不住下河游起泳来。
这几头水牛躲在水塘里避暑,要不是看到牛角还真发现不了。
在那个时候,人们的服饰还比较单一,一顶草帽一件白色短袖和一辆自行车,几乎就是每个人夏天的标配。
远处望去的桂林,绿水青山,真是一个旅游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