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后勤不是吃饱肚子那么简单,海湾战争时期美军准备了4、5个月,备齐从精确制导武器到士兵尿盆的上万种物质,光炭疽疫苗就准备了1亿份。而二战时期日军的后勤保障如何?通过下面一段战地描写可见一斑。
下午,二等兵川古结束了一天的巡逻,回到了兵营。他点了根香烟,喝了口水壶里的茶,他在中国呆了3年,自从开战以来他就随部队来到了中国。他所在的部队目前驻扎在山东济南,属于中国的大城市。
他喝完水后休息了一会,接着来到了食堂领到了自己的一份伙食:味增汤一碗,米饭团2个,煮鸡蛋2个,还有鱼干和梅子干。喝酒的日军官兵还可以自己买酒,川古享用完了自己的晚餐,去小卖部买了2包香烟。
这样的小卖部基本上是日本商人开的,有汽水、清酒、羊羹、罐头、香烟、红茶、绿茶卖。川古买完香烟后,回到了部队宿舍,他在宿舍和一等兵渡边聊起了天。
日本新兵的伙食看上去很不错,但实际上后来就变得极为磨练人了。 一位入伍前在横滨当造船厂工人的新兵说:在我入伍的第一天,我们吃到了一顿特殊的美餐,红小豆煮黏米饭。
但是吃饭时上司发话:这是你们吃到的最后一顿好饭了,从今之后一切都会变得严酷起来。
后来,陆军和海军新兵们通常所吃的早餐就是凉米饭加咸菜以及一杯冰冷的茶,而且要快吃,以便赶回去继续军事操练。
午餐可能是米饭加上一点肉或鱼,晚饭则不过是一碗汤加上一点点米饭和蔬菜。
不过中国战争开始后,部队食物配给就一个命令:现地自给 。
日本军队从战国时代开始就没有独立的后勤保障部队,属于走到哪抢到哪。进入近代以后,尤其是明治维新后,虽然建立起一支准现代化军队,可日军的后勤保障依然没有多大发展,继续停留在战国时代的水准。
而且,由于后勤兵的不受重视,后勤部队在军校中也是最冷门的专业,属于最没前途的专业,部队里往往是打发被上司看不上的倒霉家伙的地方。
可以想象,这样一种情况下,日军的后勤保障能好到哪里去?当日军早期派到海外规模还不大的时候,问题还不明显,属于勒勒裤腰带也就解决了。
但是,当日军在二战中的海外军队规模越来越大的时候,问题就十分明显了:在中国战场,大约从1940年以后,日军已经开始下令就地解决军粮,不仅要求作战部队就地解决,甚至还要前线部队向本土输送粮食。
而在太平洋战场,几乎全部外派岛屿上的日军,在战争后期都面临了饥荒的问题,不得不放下枪重新拿起锄头开田种粮食解决问题。
但是,有些日军根本不种田,干脆吃人解决问题。在美军作战过程中,就大量遇到日军将美军尸体或是战俘割肉吃掉的案例。
轰动一时的东史郎日记,其中很多地方说到,日军的战场后勤保障能力很差。
在部队出发的前几天还可以就士兵自带的口粮过日子,然后就开始节食减肥。一天吃不到一合大米,(一合约0.18升),菜就是咸菜什么的,一点奶糖都是十分珍贵的,基本上看不到什么动物食品。
日军下级军官在东南亚战场上的回忆:每次部队转移驻地的时候,一般只带上5天左右的口粮,假如5天内不能到驻地的话,那么每天下午4点就开始派人进入丛林猎杀或采集野果充饥,并且在第三天开始减少口粮配给。
日本平民在战时进行了物质配给制。从1941年起进行,按规定,一个成人每日口粮为330克,买米要用本本在指定米店,其政府还颁布了禁止光吃白米的法令,要求糙米和精米混吃。
1944年日本人为了战争,甚至连黄豆,花生都不放过并从中提炼燃料进行战争;百姓贮藏的大豆、糖和米酒也被征用来提炼酒精,用作燃料。在战时日本的学校甚至连操场都用来种粮食。朝鲜前些年的大饥荒满地种粮食相比也只能算小儿科,可见粮食问题的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