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85年开始到2002年,摄影师赵利文一直跟拍陕西、河南地区的流浪艺人,将他们的生存状态记录下来,成为难得的影像档案。流浪艺人自古就有,汉代文献中有关于“百戏”和“马戏”的记载。几千年来,民间艺人们在中国大地上行走,且行且舞、且行且歌。
流浪艺人的“艺”一般指杂技、武术、曲艺等。图为1998年,陕西泾阳县,准备上场跳艳舞的“人妖”。“男扮女装”的人在一个剧团里很重要,他以女的身份出场,最后以男士身份亮相,博大家一笑。
流浪艺人们 很少会单独行动,他们一般会组成民间剧团、马戏团或者歌舞团,小到两三个、多到几十上百人。图为1997年,陕西凤翔,歌舞团中休息的小丑。小丑在团里一般起到插科打诨、调节气氛的作用。他们戴着瓜皮帽,身上却穿军衣或西服,造成荒诞之感。
剧团里的人们分为多种角色,有团长、演员、厨师、杂务、演员的家人等。图为1989年,陕西西安城墙下,一位来自河南唱豫剧的女子。这个女人很风骚,会唱,是个“角儿”,同时她还给看戏的大小老板们点烟,跟他们打情骂俏,借此“忽悠”他们多出钱。
秦腔是汉族最古老的戏剧之一,起于西周,成熟于秦。表演技艺质朴、粗犷、细腻、深刻、优美,以情动人,富有夸张性,生活气息浓厚。图为1997年,陕西陇县,手提“恶人”头颅的武士。这个人来自山西,眼神里传出“邪不压正”的刚毅之气。
剧团里艺人们在一起总是相互扶持,他们漂泊在途,相依为命。图为1998年,陕西泾阳县,三个在跳艳舞的人在休息,他们刚刚跳完几场,中间的人是男扮女装,他以前在国营歌舞团工作,后来扮演人妖,哪里需要哪里去。
夫妻二人都在同一个团里是常有的事儿,他们中有好多都是在演出过程中相识的。他们中有的是演员,有的是打杂的人。图为2002年,陕西宝鸡,一对矮人夫妻。
剧团尤其是杂技团里,最多的就是孩子。八九十年代,很多人家里孩子多,就会送一两个孩子到杂技团里学习一门吃饭的手艺;还有的孩子是孤儿,从小被父母或者亲人遗弃,被杂技团捡来抚养,跟着学艺。图为2000年,陕西凤翔,杂技团中的小演员。
马戏团里不可或缺的是动物,猴子、老虎、狮子、象等等。图为2000年,陕西宝鸡,抱着马的孩子。这孩子平时很斯文、不爱说话,说起话来轻声轻气,而马却能给他安全感。
1999年,陕西凤翔,准备出场的小演员们,有些人生的幕布,此刻为了生活而开启的意思。
1985年,陕西西安,街头卖艺的姐弟。这是摄影师拍下的第一张流浪艺人照片。
每到元旦和春节,尤其是每年二月二到三月初三,陕西当地和河南省有很多著名庙会。临近省份的人们都结伴去“赶会”,来自甘肃、宁夏、山东、四川、安徽等地的流浪艺人也借此机会,到庙会上露一手、赚一笔。图为1988年,陕西西安,街头耍蛇人。
马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西汉桓宽的《盐铁论》中,就有“马戏斗虎”的记载。清代咸丰皇帝每到正月十五都要看马戏表演。在现代,马戏表演是各马戏团的大戏。图为2000年,陕西凤翔,即将表演的两位马术师。
西方马戏团起源于古罗马的角斗士斗兽场,当时有“只有面包和马戏”才能使罗马人快乐的说法。马戏的主要内容是动物表演,之所以被称为“马戏”,是因为最早的表演的主角是马,以后才陆续出现其它的动物演员。图为2000年,陕西耀县,驯虎表演。
《汉文帝篡要》载:“百戏起于秦汉曼衍之戏,技后乃有高絙、吞刀、履火、寻橦等也。”百戏是中国古代汉族民间表演艺术的泛称,包含杂技。高空表演也是杂技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为2000年,陕西凤翔,空中惊险表演。
在陕西和河南的庙会上,除了马戏团和杂技团,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许多歌舞团。歌舞团在开场之前,总会有穿着极少的年轻的姑娘们登台,进行艳舞表演,以吸引群众的眼球。除了开场,艳舞也会作为重头戏。图为2000年,河南淮阳,跳艳舞的女子们。
在庙会上,大的剧团进行现场表演,小的剧团,也就三两个人的,他们不进行现场表演,但是他们有录像设备,可以搭个棚子放映录像,以“人体表演”之名,吸引男女老少进入。在当时,这种录像不是黄色录像,可能是一般的时装表演。图为1997年,陕西耀县,人体表演。
古代,流浪艺人位于三教九流之末。但是在佛家和道家的庙会上,这些艺人们又大显身手。图为1999年,陕西耀县,表演前祈求神灵保佑的演员们。这些演员自称来自河南,曾在少林寺学艺。他们表演的场所,是耀县药王山庙会,该庙会是为纪念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的传统盛会。
在庙会上,流浪艺人来自全国各地,有的甚至来自于新疆、云南、四川等地。新疆和云南演员的着装明显不同,有的云南人脸上涂着印第安人式的油彩。新疆的团一般不论男女,都以歌舞为主。图为1998年,陕西耀县,来自新疆的一位女演员。她周围是他们的生活用品和帐篷。
来自新疆的这个团一共六七个人,他们都是自家人。图为1998年,陕西耀县,随父母从新疆来的一位小演员。她这年十二三岁,经过在江湖上的闯荡,她脸上明显呈现出成熟老道,仿佛十八九岁了。
对于流浪艺人而言,风餐露宿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吃饭时,他们就在大棚外面支个锅,主食以馒头,馍,面为主,菜以白菜、豆腐、土豆为主,做法极其简单,就是大烩菜。图为2000年,河南淮阳,在寒冷冬天里吃午饭的女演员们。
流浪艺人们是从来不会住招待所的。他们就住在帐篷里、卡车上,条件好一点儿的住在改过的中巴车上。图为2001年,陕西耀县,睡在帐篷里的一对夫妻和一个正在梳妆的女演员。他们这种属于混居形式,有的夫妻会自己在大帐篷附近建一个小帐篷到里面住。
流浪艺人们的爱情也是不同的。他们相对很少有自己的时间和单独相处的空间,大多数时间都是跟别的演员在一起,无论是舞台上还是宿舍里。图为1998年,陕西耀县,热恋中的一对年轻人。
1997年,陕西耀县,流浪大蓬中的生活场景。
流浪艺人们的友谊是普通人无法企及的,他们之间充满江湖义气,相互扶持、相互帮助,以求得更好的出路。图为1996年,陕西耀县,流浪大篷中的一个生活场景。
还有一类人承担的演出任务很少或者几乎没有演出任务,他们做饭、挑水、干杂活儿,保证剧团人们的日常生活。阿昌就是这么一位。他主要干杂务,偶尔到前台跟演员互动,以取乐观众。图为2000年,河南淮阳,干活中的阿昌。
孩子是流浪艺人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中有的是小演员,有的跟着父母一起走南闯北。大的十几岁,小的可能几个月大小,图为2000年,陕西耀县,流浪大篷外面玩耍的孩子。
1999年,陕西泾阳崇文塔庙会上,父亲跟躺在腿上的孩子嬉戏,孩子的母亲还在场上跳艳舞。
这个孩子的母亲是团里的艳舞演员,孩子可能不满周岁,还在哺乳期。这个母亲在表演间隙下来给孩子喂奶,等孩子吃好了她又回到场上接着跳。本图拍摄于2000年,河南淮阳。
在民间艺术团,很多团长都亲自带徒弟,他们也不知道自己带过多少徒弟。这种师徒之间的传承是非常严格的,这种传承表面上为了维持剧团有更高水平的演员,客观上也加强了后辈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图为2000年,陕西凤翔,师徒俩,这个孩子也就三、四岁。
有些农村的家长把孩子送进民间艺术团,希望他们能有一技之长,将来能有口饭吃,这些孩子或者因为贫穷辍学或者自己主动放弃学业。他们的自理、自立能力极强,自己起床叠被、自己缝衣洗衣、练功虽苦却也能够坚持。图为2000年,陕西宝鸡,缝补衣服的孩子。
还有一些孩子是被家人遗弃的,被艺人们收养,从小培养他们吹拉弹唱或者吞剑喷火、高空飞人的技能。孩子们的吃和住跟大人们没什么两样。图为2000年,河南淮阳庙会上,住在大卡车里的孩子们。大卡车上铺了席子和毛毯,上面还挂着衣服。这就是他们的卧房兼化妆间了。
另外的一些孩子就是跟着父母流浪的,他们年龄小,有的学艺,有的没有。当父母演出时,他们就在别处玩儿或者跟别的大人在一起。艺人父母很难全心照顾自己的孩子。图为1997年,陕西耀县,被铁锅烫伤的孩子与父亲、母亲(左一)。
流浪艺人在一个剧团里,无论是演员还是厨师、驯兽师,包括动物们,都是大家庭中的一员。流浪艺人的一生,收入和社会地位都不高,但是他们乐观、积极向上。图为1999年,陕西耀县,一个驯兽团全体人员合影。
他们常常夜里赶路,第二天早晨到达一个新的目的地。在新的地方搭上大篷,开场表演,一天表演五六场,有时候直至深夜。夜半上车,大篷车再将他们带往下一个地方。图为1998年,陕西耀县,拆篷赶往下一个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