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妇女正往家里搬一台缝纫机,缝纫机曾经是老百姓家庭里的大件,是年轻人结婚的必备物件,几乎每个家庭都会有一台缝纫机。它可以缝补家里衣服,还可以自己买布料做衣服、被套等。记得小时候没事就喜欢坐在缝纫机前,踩着下面的脚踏板,看着缝纫机的轮子不停的转动着,真的是乐此不疲。
夏天,4个男人在胡同里打麻将,其中两个大爷戴着眼镜、穿着白衬衫,另外两个年轻的男子光着膀子,还有一个妇女站在一边观看他们打麻将。旁边的地板上放了一个草席,打麻将的男子将两岁大的小孩放在草席上睡,真是打麻将、看孩子两不误啊。
一对男女在公园里跳迪斯科,旁边围了很多人在观看。八十年代,城市里的广场上或公园里经常可以看到一些中年男女在跳舞,主要是跳迪斯科或者交谊舞,跳舞是当时中年男女最喜欢的为数不多的娱乐项目之一,如今广场上也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大妈在跳广场舞。
这种柴火灶台在八十年代的农村里,每家每户都有。用砖做成方体,前面留一个口用来添加柴火,旁边还有一个拉风机,用它来加风让柴灶里的火烧的大一点,还有就是放出烧柴火的烟。在柴灶的上方留出一个大圆形,在上面放一个大锅,然后就可以在锅里煮饭、炒菜,用这种柴灶煮出来的饭菜特别的香。随着生活越来越好,现在已经很少人用这种柴灶了,基本上再也吃不到那种儿时的味道了。
80年代的理发师,拿着剪头发的工具,走街串巷的去剪头发,在街上遇到要剪头发的,直接在街上放个小板凳就能开始剪,也可以到家里剪,提供“上门服务”。
一个戴墨镜的老大爷正在用大称给孙子称体重,在小孩的身上绑一根绳子,然后用称上的挂钩吊起绑在小孩身上的绳子,站在旁边的奶奶和妈妈看得哈哈大笑。那时候没有电子称,很多小孩都被爹妈这样“坑”过,有的是坐在篮子里称,有的是被装在麻袋里一起称。年纪稍大的一点的小孩,就直接双手抓住称上面的钩,然后把脚缩上来离地,这些童年的回忆,现在想起来让人很怀念。
一对青年男女在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安定门外大街的地坛公园跳舞,女子还戴着墨镜。正当他们跳得不亦乐乎的时候,一个男子骑着一辆自行车经过,这个男子是公园里的管理员,他前来阻止他们在这里跳舞。
80年代的农村,一个妈妈正在用稻草给儿子擦屁股。那时候家里比较穷的,用不起卫生纸的,上完厕所就近找块小石头、稻草、树叶、瓦片或小竹片等擦屁股,能找到什么就用什么,门框也是非常普遍的擦屁股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