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曾经下决心要当个艺术家,但他在16岁的时候,已经开始热衷于政治了。当时他对哈布斯堡王朝和奥匈帝国境内的所有非日耳曼民族已经产生了强烈的憎恨,对于凡是日耳曼民族的一切,都有着同样强烈的热爱。
16岁的希特勒,已经成为了一个死不悔改的狂热的日耳曼民族主义者。在这个时候的他,忽然喜欢起读书来。他参加了林嗣的成年教育图书馆和博物馆学会,大批大批地借阅图书。他的少年友人回忆,他总是埋头在书堆里,其中,最喜欢阅读的是关于德国的历史与德国的神著。
1906年,希特勒过完17岁生日后,带着他母亲和亲戚们给他的钱,去他早就向往的维也纳住了两个月。他成天在街头闲逛,他千方百计的劝说母亲同意他到维也纳的艺术学院去就读。在1907年和1908年,他两度被维也纳艺术学院拒绝,只好在维也纳街头靠画画度日。
从1909年至1913年期间,对于希特勒而言,是一段极其悲惨和贫困的时期。1909年11月,他来维也纳不到1年就不得不放弃在西蒙丹克胡同租赁的房屋。
在今后的4年中,他一直住在只有铺位的鸡毛店里,或者位于多瑙河畔的维也纳第二十区的默尔德曼街,几乎同样简陋的单身宿舍里栖身,靠光顾施粥站打发饥饿的日子。这时一个中国家庭帮助过他。希特勒称他至少得当一阵子“画家”,但他在自传中没有详细说明这份工作的情况。
1913年迁居德国慕尼黑前无固定职业,成为民族主义和反犹主义的狂热信徒。1914年8月加入德国陆军,在巴伐利亚预备步兵第16团服役,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军衔为下士。一战后退役,曾一度在慕尼黑为国防军反谍机关当密探。
1919年,在执行任务旁听德国工人党会议的时候,希特勒起身痛斥一个鼓吹巴伐利亚分离的运动者是中了犹太人“要把德国分裂成两个国家”的奸计,德国工人党主席安东·德莱克斯对此进行的演说印象深刻,并邀请了希特勒入党。
陆军政治部让希特勒旁听一个小党的开会发言时,痛斥了一个主张巴伐利亚脱离普鲁士,并跟奥地利组成一个南德意志共和国的言论,他立即引起了与会者的注意和兴趣。两天后,希特勒突然接到一张明信片,通知他已经被受邀加入了德国工人党,开始他觉得“又好气、又好笑”。
但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希特勒决定成为这个党的第55名党员,并担任了党的主席团的第7名委员。
希特勒考虑到,他可以按照自己的观点和目标来改造这个党,然后他就有可能把自己在维也纳时期的思想和前线经历所得出的认识,在一种政治运动中付诸实现。此外,这还为他提供了一种生活保证,从此,希特勒迈出了他人生中最具决定性意义的一步。
在希特勒加入德国工人党后,他在履行侦查员职责的同时,就满腔热情地投入到党的工作中去。他从事多方面的社会交际,在国家主义者刊物《慕尼黑观察家报》上刊登党的启事,组织群众集会,发表演说宣传自己,竭尽全力扩大党的影响。
希特勒在群众集会上施展演说才能,竭力向到会的大学生、小业主、军官们煽动对“凡尔赛和约”、“11月的罪人”、“犹太人的仇恨”。
他的演说通俗易懂,因此其听众,特别是大战中的士兵们倍感亲切,从而也使他们始终保持高度的狂热。就这样,希特勒组织的群众集会不久便名闻遐迩。他演讲内容、语言才华、雄辩论据很快吸引了大批追随者,纳粹党对他刮目相看,纳粹党的主席力排众议,遂将希特勒任命为“宣传部长”。
在希特勒特有的热情和雄辩能力的影响下,巴伐利亚地区的主要人士神奇般地归属到纳粹党的旗帜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