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美国《生活》杂志记者拍摄了一组关于“北京烤鸭”的照片,而且是从鸭子出生一直到最后上酒桌,用现在的话讲那真是全程记录!
从照片中可以看到刚刚修缮一新的永定门城楼,这鸭场就建在永定门城楼底下,在过去进了永定门就是天桥,再往前就直奔酒楼众多的前门大街了,把养鸭场设在这,主要就是图个方便。
刚浮出来的绒绒小鸭在孩子眼里是可爱玩伴,但在大人眼中,它们是支撑一家人生活的经济来源。既然是圈,养那就一定要放风,大面积水域找不着,人工弄个小池子也就凑合了。
“北京鸭”是明朝初年,随漕运从南京来到北京并逐渐培育成的优质鸭种。“北京烤鸭”便是选用以人工填鸭法喂养出的北京鸭作为原料。雏鸭以自由取食为主,到了上市前的半个来月,则由人工填喂。看到这张照片估计各位也就明白什么是“填鸭式教育”了!
养鸭人的全家福
过去吃烤鸭的第一步就是选择鸭坯,与现在不同,当年的顾客可以自己选择鸭坯,照片中穿白大褂的师傅叫邹立贵,是全聚德的老职工1978年退休。
顾客选定自己满意的鸭坯后,烤鸭师傅即取走鸭坯,进一步加工之后便将鸭子挂进烤鸭炉,这也是整个烤鸭环节中最出彩儿的一段,店铺的名声,顾客的口碑全在烤鸭师傅手中这根特制的长杆上。从照片中可以看到烤炉上“金炉不灭千年火,银钩长挂百味鲜”的对联。
鸭子在烤炉中烤上半个钟头后就可以出炉了。
伙计开始片烤鸭,估计这两位早就哈喇子下来了。
从照片中可以看到烤鸭切片摆盘并不讲究,但这似乎已经不重要了,两位早已卷荷叶饼,大快朵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