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中山陵已经很多游客了
1983年,拥有照相机的家庭还非常少
80年代的南京中山陵,游客们的穿着十分朴素。使用相机的人极少,当时的手机叫作“大哥大”,就更少了。
南京中华门,这处景点完好地保存至今!当时大街上看不到轿车,只有无轨电车和永久自行车。那时路上行人不多,看上去很宁静。
80年代的一个“老南京”,穿着当时流行的绿色军便装,他手里戴着一个“上海牌”机械手表,这也是80年代的标配。
80年代的南京中山码头,居然已经有这么豪华的油轮了,毕竟那个年代有条件旅游的家庭,还不是很多。
南京31路电车的始发站——建康路站。当时的无轨电车非常发达,不需要烧油,对城市环境不会带来污染。不过,偶尔会出现线缆掉落的现象。
爱玩是人的天性,80年代的南京也不例外!玄武湖与杭州西湖齐名,虽然知名度稍逊一些,但风景当仁不让。
南京灵谷寺,就在中山陵附近。照片中的大人小孩,不像外地来的游客,应该是附近的南京居民。
80年代的南京城墙,还保存得十分完好。南京是著名的六朝古都,不过你不要太天真,这些城墙实际是明清时期的,没有那么古老。
无轨电车车站——南京西站,这是32路电车的始发站。1983年,南京还没有地铁,当时全国只有北京有地铁,而且只有一号线。
80年代的建康路附近,和南京的其他道路一样,种满了法国梧桐树。不知道什么原因,当时的南京人那么喜欢法国梧桐,难道是因为摭阳效果好?南京也不热啊。
这张也是在玄武湖拍摄的,同样在江苏,南京的古典园林似乎没有苏州园林出名。如今四十一年过去,照片中的年轻人都已经变成老爷爷、老奶奶了。
南京盐仓桥附近的一座老亭子,如今近半个世纪过去了,这座优美的小亭子大概已经消失了。80年代到处都很多古建筑,后来不少都在新建设中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