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0月1日,是一个有着非凡历史意义的日子,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向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而有几名苏联摄影师,此刻也在这里,并用当时较为少见的彩色胶卷记录下了这一庄严的时刻。图为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的毛泽东与朱德。
这几位苏联摄影师是斯大林派来的。在此之前,中共中央曾派刘少奇访问苏联,向苏方通报了准备建立新中国的计划,于是苏方即派出了一个新闻代表团,前往中国拍摄开国大典及新中国的风貌。图为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毛泽东若有所思。
当年40岁的摄影师米科沙是其中的重要人物,他是个复合型人才,既是摄影师,又是电影制作人,编剧,导演,同时也是个作家,因此派领衔他来拍摄新中国的开国大典,最合适不过了。图为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抽烟。
米科沙一行带着照相机、胶卷以及当时中国还没有的35mm彩色电影胶片来到了中国,先后走访了上海、杭州、广州等地,拍摄了许多素材。在开国大典之前,回到了北京。图为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的毛泽东与朱德。
开国大典那天,米科沙和他的同事们从早忙到晚,用摄像机、相机从多个机位记录了天安门城楼上的情形及长安街阅兵、庆祝的全过程,总共有几十本胶片。图为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毛泽东与周恩来。
米科沙他们住在东华门外的翠明庄宾馆,拍摄的胶片也存放在那里。结果10月2日,存放胶片的房间突然失火,大部分胶片被烧毁,只残留了一小部分。而失火的原因,则是苏联专家们遗留下的烟头。图为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的毛泽东与张澜交谈。
不过,米科沙他们一直在中国工作到1950年,还利用国庆一周年拍摄的素材及失火剩下的胶片剪辑出了《中国人民的胜利》这部纪录片。图为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的毛泽东与张澜交谈。
然而,纪录片出来之后,米科沙他们所拍摄下的素材似乎就被人遗忘了,直到2012年,在米科沙妻子的推动下,这些照片、胶片才又重见天日。图为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的毛泽东与张澜。
在这些资料中,有多张开国大典当天毛泽东的彩照,在这些照片中,有抽烟、沉思、交谈、大笑等神情和动作,重现了一个鲜活而真实的毛泽东,折射出在开国大典这一历史时刻他丰富的内心感受。图为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的毛泽东。
米科沙本人于2004年去世,生前他获得了无数的荣誉,曾被授予“苏联人民艺术家”称号,并多次获得“斯大林奖”和“苏联国家奖”。米科沙的妻子也是前苏联著名的电影导演兼演员,我们今天能看到这些照片,跟她的推动和整理有莫大的关系。不过在2012年,她也离世。图为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的毛泽东与朱德。
图为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的毛泽东。
图为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的毛泽东与朱德。
图为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的毛泽东与朱德。
图为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的毛泽东与朱德。